东坡诗集注
书名《东坡诗集注》
作者
版本三十二卷(少詹事陆费墀家藏本)
下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内容 《东坡诗集注》·三十二卷(少詹事陆费墀家藏本)

旧本题宋王十朋撰。十朋有《会稽三赋》,已著录。是集前有赵夔序,称分五十类。此本实止二十九类,盖有所合并。十朋序题百家注。此本所引,数亦不足。则犹杜诗称千家注、韩柳文称五百家注也。其分类颇多颠舛。如《芙蓉城》诗入《古迹》,《虎儿诗》入《咏史》之类,不可殚数。不但以《画鱼歌》入《书画》为查慎行《东坡诗补注》所讥。其注为邵长蘅所掊击者,凡三十八条,至作《正讹》一卷,冠所校施注之首。考十朋《梅溪前集》载序八篇,《后集》载序三篇,独无此序。又有《读苏文》三则,亦无一字及苏诗。《梅溪集》为其子闻诗、闻礼所编,十朋著述,搜辑无遗,不应独漏此序。又赵夔序称:“崇宁间,仆年志於学,逮今三十年,一字一句,推究来历,必欲见其用事之处。顷者赴调京师,继复守官累,与小坡叔党游从至熟。叩其所未知者,叔党亦能为仆言之”云云。考《宋史》载轼知杭州,苏过年十九,其时在元祐五六年间。又称过没时年五十二,则当在宣和五六年间。若从崇宁元年下推三十年,已为绍兴元年,过之没七八年矣。夔安能见过而问之?则并夔序亦出依托。核书中体例,与《杜诗千家注》相同。殆必一时书肆所为,借十朋之名以行耳。然长蘅摘其体例三失,而云中间援引详明,展卷了如者仅仅及半。则疏陋者不过十之五,未可全废。其於施注所阙十二卷,亦云“参酌王注,徵引群书以补之”,则未尝不於此注取材。大抵创始者难工,继事者易密。邵注正王注之讹,查注又摘邵注之误。今观查注亦讹漏尚多。考证之学,不可穷尽,难执一家以废其馀。录存是书,亦足资读苏诗者之旁参也。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金石索十二卷首一卷 荷珠録六卷 天咫偶聞十卷 廣治平畧三十六卷 籌濟編三十二卷 歷史小說繪圖繡像綠牡丹全傳六卷六十四回 左傳事緯十二卷 十子全書 增廣字學舉隅四卷 事物紀原集類十卷 震川大全集三十卷論文章體則一卷別集十卷補集八卷餘集八卷評點史記例意一卷 鐵華盦印集不分卷 佐治芻言三卷 和文漢譯讀本八卷 李氏音鑑六卷首一卷 別下齋叢書初集二十三種 格致鏡原一百卷 戴簡恪公遺集詩六卷詞二卷 武陵山人遺書 繡像八續濟公傳四卷 三科鄉會英華不分卷 武英殿聚珍版書一百三十八種 孔子改制考二十一卷 九通二千三百二十一卷 七十二峰足徵集八十八卷文集十五卷 道古堂詩集二十六卷 字林考逸八卷 佐治芻言四百十八節 有正味齋駢體文二十四卷首一卷 彭剛直公奏稿八卷 集韻十卷 欽定國朝詩別裁集三十二卷 唐三高僧詩四十七卷 洪範注補五卷 戰國策十卷 東洲艸堂詩鈔二十七卷詩餘一卷 環遊地球新錄四卷 說文解字校勘記一卷 [乾隆]新鄉縣志三十四卷首一卷 霍亂然犀說二卷 續古文辞類纂二十八卷 登瀛仙館會課文存一卷 似山堂集一卷 春秋董氏學八卷 辟邪實錄一卷 胡文忠公遺集八十六卷首一卷 光緒丙午年交涉要覽上篇一卷中篇二卷下編四卷 詩經精粹□□卷易經精粹□□卷書經精粹□□卷 [乾隆]肅寧縣志十卷 繡像九美奪夫四卷二十六回 里椉十卷 舒梓溪文鈔外集十卷內集八卷 夷堅志十集二十卷 澤存堂五種 歐陽文忠公全集一百五卷 中庸衍義十七卷 小題正鵠三集不分卷 羅文止先生文鈔不分卷 祝由科天醫十三科一卷 七十二峰足徵集八十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