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經傳集解
书名《春秋經傳集解》
书名 春秋经传集解
作者杜預
版本宋刊残本
分类經部>春秋類
下落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
内容 此宋椠小字不全本。每卷首行题“《春秋经传集解》某公第几”,次行下八格,题“杜氏”,越四格,题“尽某年”。分卷同《唐石经》,卷首《序》残阙。经文四叶以前阙。其阙卷自十四至十八及廿五廿六共七卷。每半叶十四行,行大小皆廿三字。卷末杜氏《後序》残阙。遇高宗以上诸帝讳皆阙笔,而“慎”字不阙,盖南渡初所刻也。不附《释文》,字无俗体。其昭二十年《传》“而以齐氏之墓予之”,注,“皆死而赐谥及墓田,《传》终言之”,与相台本异。段氏懋堂云:杜曰“终言之”,则其上文为死而赐谥无可疑者。若添“未”字,则下不当云“终言之”矣,其辨甚明。又如隐元年《传》“其是之谓乎”,注,“皆不与今说诗者同”,此作“不皆”。十年《经》“翬帅师会齐人、郑人伐宋”,注“明翬专行,非郑之谋也”,此作“非邓”。桓十五年《经》“郑伯突出奔蔡”,注“例在昭五年”,此作“三年”。十八年《传》“齐侯师於首止”,注“陈留襄邑县东南有首卿”,此作“首乡”。僖二十八年《传》“晋侯在外十九年矣”注“凡二十六年”,此作“三十六年”。三十一年《传》“相夺子享”,此作“予享”。宣二年《传》“寘诸畚”,注“莒属”,此作“筥”。成五年《传》“许灵公愬郑伯于楚”,注“前此年郑伐许故”,此作“比年”。九年《经》“城中城”,注“在东海廪邱县西南”,各本皆同。阮氏据《晋志》、刘昭《续汉书志注》、《水经注》,证“廪”为“厚”字之误,此正作“厚邱”。十五年《传》“楚将北师”注“郑侵卫”,此作“侵郑、卫”。十六年《传》“蓐食申■〈禾壽〉”,此作“祷”。十七年《传》“施氏卜宰”,注“卜立冢宰”,此作“家宰”。昭七年《传》“传序相授,於今四王矣”,注“四王,共、康、郏敖及灵主”,此作“灵王”。二十年《传》“济其不及,以泄其过”,注“泄、灭也”,此作“减也”。哀十六年《传》“方天之休”,注“言天方受尔以休”,此作“授尔”。二十六年《传》“为夷仪之盟而君入”,注“在僖二十六年”,此作“在襄”。凡此,皆似此本为长。以倦翁之殚力校雠,犹有未及,他本更无论矣。旧藏黄氏百宋一廛。钱氏《潜研堂集》云:“所见黄氏宋刻《左传》二种,小字本尤精钞。”即此本也。(每卷有“彦先”、“顾仁效印”二朱记。)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宪法提要 江苏省立苏州中学学则 小学兼办社会教育指导 言文清文观止 乡村卫生 新文学研究法·上册 世界新秩序 列强支配中国的经济纲 小朋友文法 帝国主义与石油问题 最近上海各界领袖人名录 曾文正公文集 文献特刊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 郑洪年一年来国难中之教育言论 书法大成 西南经济地理纲要 空中战争与防空 新保险法释义 商法之论 李陵 国语精华 小学教育实际问题 县自治法论 加拿大之华侨 民国二十五年全国实业概况 硫酸渡化法 浪淘沙 三S立体几何学 结婚进行曲 社会政策ABC 小学教科书评论 三角 小学机巧运动 催眠实用学 古文观上·下册 最后的微笑 血斗 陆海空军刑法论 家范 天津特别市识字运动宣传委员会会刊·第一期 天津市小学教育之研究 小学行政ABC 持久战研究提纲 孙中山故事 杭州市政府现行法规汇编 中国宪法释论 周易阐微 思想的进化 经济地理与中国问题 战时警察论文集 民权初步考试问答 日本出兵华北之观察 幼稚园教材及教学法 苏彝士运河 中国家族哲学 体育教材 本国商业历史 国民与航空 陆宣公奏议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