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集傳
书名《春秋集傳》
书名 春秋集传
作者趙汸
版本旧钞残本
分类經部>春秋類
下落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
内容 宋张洽撰。案:文宪游朱子之门,湛深经学,於《春秋》有《集注》、《集传》、《地里沿革表》三书。朱氏《经义考》云:《集传》已佚,《四库全书总目》亦未收入。原本二十六卷,今佚第十八至二十、第二十三至末,凡七卷。其书与《集注》例异,首列《左氏》、《公》、《穀》程氏、胡氏传及诸儒之解,後另行作《辨说》以折衷至当。其释“春王正月”,主改月改时而言。左氏亦有错出处,如太子申生之死,《经》书於僖六年之春,而传以为五年之冬;韩之战,《经》书十一月壬戌,而《传》以为九月壬戌;以至奚齐、卓子之弑,里克■〈不上十下〉郑之杀,皆《传》先而《经》後。盖是时晋之国史,不用周正,而用夏正,是以有差。左氏讹以为《经》从“告”而书之,使即从“告”,何以每差两月?且讣告虽後,而告以日月则从实,岂有始经国史之录,再经夫子之修,而不能釐正其文者?故知周正、夏正,因两存而混淆,其说甚辨。後来诸儒不宗胡氏夏时冠周月之解,其论实肇於文宪。其他若邾仪父之盟,谓幽厉以来,屡盟长乱,春秋恶盟,誓谨参盟,所以拨乱反正,初献六羽,谓当从《公羊》。程子说见前。此用八佾之僭,胥命于蒲,谓谨霸政擅命之始,与《集注》大略相似,盖此书为《集注》之权舆也。前有《进书状》,谓《春秋》之书,尝从师友传習,於汉唐以来诸儒议论,莫不考覈研究,会其异同,而参其中否。积年既久,取其足以发明圣明之意者,附於每事之左,以为之传。卫氏宗武所云:“索幽阐秘,研精极微者,洵不诬也。”其书尝刊於延祐甲寅,《纲领》一卷附後。今惟《纲领》刻《通志堂经解》中。此本有曾孙庭坚《书後》一则,犹原本也。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鄒縣志:三卷,附賦役全書一卷 捕蝗考:一卷 玉清庵錯送鴛鴦被:1卷 經傳釋詞:10卷,附錄2卷 女直考:一卷 王氏蘭譜:一卷 詳註周美成詞片玉集:10卷 甘泽谣 荔香堂詩集:3卷 王虎谷集 翠岩偶集:六卷 淮上題襟集:2卷 白虎通德論:4卷 [嘉慶]商城縣志:14卷,首1卷,末1卷 竹柏山房:15種 潛莊文鈔:六卷 西藏记述:1卷 黑水郭氏世德錄:初集 蒿庵遺集:12卷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一卷 李太白全集:36卷 夢鶴軒梅澥詩抄:6卷 清芬堂叢書四十九種:186卷 險異錄 退庵先禪師語要:一卷 宋東京考:20卷 篤素堂集鈔:3卷 遼痕五種 硯雲甲編:8種 16卷 梅苑:10卷 蘇東坡詩集注:三十二卷 董華亭書畫錄:一卷 隋書地理志考證 朱文端公(軾)年譜 佛説北鬦七星延命經:一卷 熙齋詩鈔:1卷 丁叔雅遺集:一卷 隅卿雜鈔 新刻食物本草:2卷 政治官報清光緒三十三年丁未十二月起宣統三年辛亥八月止 雷次宗五經要義  雲谷雜記 唐寫本切韻殘卷:3卷 四絃秋;青衫泪 覃揅齋詩存:3卷 國朝漢學師承記:8卷 松窗寤言:1卷 傅子:三卷 孝經大義新觧:2卷 筆花樓新聲:一卷 甄正論 白癡詞:2卷 域外叢書:9種 9卷 五洲地理志略三十六卷首:一卷 《明文海》文淵閣本抽毀餘稿 新刻袁中郎先生批評紅梅記:二卷, 三十四齣 白雪遺言:4卷 曲譜彙集:3集 綠墅堂遺集:2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