𧯦

读音:juàn
甲骨文1;甲骨文2;甲骨文3;甲骨文4;金文1;金文2;金文3;金文4;金文5;小篆

“𧯦”与“”字同源。字形结构也大体相同。本义是将蒸煮好的食物双 手捧举恭恭敬敬地奉献给神主。 甲骨文、金文分别写作“”,虽笔画略异,但均由上边的“” , 中间的食器, 下边的双手这三部分字素组成。其中甲骨文3将“”置于下方是字形构图的 需要; 甲骨文4将 “”换成“” ,与米字表示粮食的概念不悖; 金文2、 4、5下边或省去双手,表示已经供奉在神主灵台前。此字形更接近“” ,突 出了米和食器的形象。小篆在规范字形时,将双手和米组合成“券字头” (去 掉下边的“” )。字形的变化使字义偏离了原来的轨道,加上《说文》的不 完整解释,增加了后人识读的困难。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