滂 汸

读音:pāng
甲骨文;金文1;金文2;说文籀文;石鼓文;小篆滂;小篆汸;隶书

”是水势庞大,四下横流。《说文》: “滂,沛也。” 即水量充沛。 甲骨文写作“” (汸) ; 金文、 小篆写作 “” 。 左边形符是“水 ( 氵) ,右边是“” ,方指四面八方,合起来表示水大奔流四方。稍后金 文、石鼓文写作“” , 在方字上加入“” (播田形)和方型器的字 素成“” ,仍可会意水大超过河流主道,向周旁泛滥。“说文籀文”写作 “” , 用 “”代替“” , 字义不悖。小篆写作“” , 并影响了隶书 的构成。隶书写作“” 。

注: “”字小篆也读作fāng。《说文》认为与 “”字相同,并释为 “并船” 。存参。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