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通旨
书名《四书通旨》
作者
版本六卷(内府藏本)
下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内容 《四书通旨》·六卷(内府藏本)

元朱公迁撰。公迁有《诗传疏义》,已著录。是编取《四书》之文,条分缕析,以类相从,凡为九十八门。每门之中,又以语意相近者联缀列之,而一一辨别异同,各以“右明某义”云云标立言之宗旨。盖昔程子尝以此法教学者,而公迁推广其意以成是书。其间门目既多,间涉冗碎。故朱彝尊《经义考》谓读者微嫌其繁。又如“樊迟请学稼”,不过局於末业,乃列之於“异端门”,与许行同讥。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本周室班爵之制,乃列之於“士门”,与处士一例,亦颇伤踳驳。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孔门弟子、子思、孟子诸门,以人隶事,体近类书,尤为无所发明。然於天人性命之微,道德学问之要,多能剖其疑似,详其次序,使读者因此证彼,涣然冰释。要非融会贯通,不能言之成理如是也。所引诸家之说,独称饶鲁为饶子,其渊源盖有自矣。明正统中何英作《诗传疏义序》,称永乐乙酉,因阅《四书通旨》而语及《疏义》,则是书行世,在《疏义》之前。顾明以来说《四书》者罕见徵引,近《通志堂经解》始刊行之,盖久微而复出也。句下间列异同,如“喜怒哀乐”一条,谓“右以体言”,而注“亦曰以性言”字;“允执其中”一条,谓“右以用言”,而注“亦曰以事理言”字;如是者不一,疑刊是书者参校诸本所附,非公迁之旧。其出自谁手,则不可考矣。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財政史講義 元始天尊説十一曜大消災神咒經:一卷 狷夏堂詩集:4卷 卷首 1卷 遊道堂文集:4卷 嚴助書:一卷 竹簡齋二十四史樣本 逸史 直隸太倉州志:[嘉慶]:65卷 遜志堂雜鈔:10卷 孝感縣志:[光緒]:24卷 孔子降神記:不分卷 壯悔堂文集:10卷 校刊明道本韋氏解國語劄記 福建市舶提舉司志 尊古齋陶佛留真:2卷 曼廬詞:1卷 南癰志經籍考:2卷 茅山志:33卷 韓非子:20卷,附識誤3卷 新刻雁翎扇墜節義奇緣:4卷 玉茗堂批評異夢記:二卷 定庵文集:3卷,續集4卷,補4卷 唐荊川集:6卷 政治新書:8卷 孫清愍公文集:一卷,詩集一卷 誠齋先生易傳:20卷 南山集偶鈔:不分卷 山水情傳:22回 捕蝗考:1卷 秋窗隨筆:2卷 欽定全唐文:1000卷 聲畫集:八卷 毛詩王氏注:4卷 春雨樓雜文:1卷 比丘尼受戒錄 誥授資政大夫欽加二品銜在任侯補道山東濟南府知府翰林院編修黃公諱曾源行狀 聖賢羣輔錄:1卷 書小史:十卷 六月登臨志:六卷 分門集注杜工部詩:25卷 下邳城:1本 藏春集:1卷 義府:2卷 高密縣志:16卷 丁氏宗譜:[涇縣]:12卷 廣釋名:二卷 詩經大義:8卷,首1卷 汝東判語:6卷 榕村譜錄合考:2卷 呻吟語:6卷 沉唫樓詩選:不分卷 重斠唐韻考:五卷,附四庫提要 疇人傳:46卷,補遺6卷 唐詩談叢:5卷 華陽國志:12卷,附補華陽國志三州郡縣目錄1卷,校勘記1卷 蘭庭集:二卷 白氏長慶集:71卷,附錄1卷 五峯集:5卷 英雄譜圖讃 借茶:不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