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易缉说
书名《大易缉说》
作者
版本十卷(内府藏本)
下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内容 《大易缉说》·十卷(内府藏本)

元王申子撰。申子字巽卿,邛州人。其始末未详。据卷首载田泽《刊书始末》,惟称其“皇庆二年行省劄付充武昌路南阳书院山长”,又称其寓居慈利州天门山,垂三十年始成《春秋类传》及此书。泽为申送行省、咨都省移翰林国史院勘定,令本处儒学印造而已。其说《春秋》,主有贬无褒之说,今未之见。其说《易》则力主数学,而持论与先儒迥异。大旨以《河图》配先天卦,以《洛书》配后天卦,而於陈抟、邵子、程子、朱子之说一概辨其有误。於古来说《易》七百馀家中,惟取六家。一《河图洛书》,二伏羲,三文王,四周公,五孔子,六周子《太极图》也。其自命未免太高,不足为据。同时有玉井阳氏者(案阳氏佚其名字,惟其姓见申子此书中,字为阴阳之阳,盖宋阳枋之族也。朱彝尊《经义考》作杨氏,误。谨附订於此),受《易》於朱子门人渊,已传五世,著《易说》二卷以驳之。申子又一一辨答,其大端具见於书中。盖万事不出乎奇偶,故图书之学,纵横反覆,皆可以通。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耳。然考申子之缴绕图书者,仅前二卷。至於三卷以后,诠解经文,仍以词变象占比应乘承为说,绝不生义於图书。其言转平正切实,多有发明。然则又何必绘图作解,纚纚然千万言乎?读是书者,取其诂经之语,而置其经外之旁文可也。所解惟《上、下经》为详,《系辞》稍略,《说卦》、《杂卦》尤略,《序卦》一传则排斥非孔子之言,但录其文而无一语之诠释。盖自李清臣、朱翌、叶适以来,即有是说,不始於申子。其论《易》中错简、脱简、羡文凡二十有四,但注某某当作某某,而不改《经》文,亦尚有郑氏注书之遗意,与王柏诸人毅然点窜者异焉。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江隂縣續志:[民國]:28卷 朱行墓志(武周如意元年四月二十日) 武夷山志:24卷,首1卷 增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10卷 杜詩鏡銓:20卷 合肥執政年譜初稿:2卷 宣爐小誌:1卷 山水純全集 查勘明陵記 全唐詩話:8卷 薩天錫詩集:2卷 稻香館粲香詞:4卷 補遺1卷 四書訓解參證續補編:4卷 大唐創業起居注:三卷 昆明市家庭生活情形調查 千字文攷:1卷 資敬堂家訓:2卷 薜箖吟館鈔存:八卷,賦二卷 泰西八愛國者傳:1卷 唐賈耽記邊州入四夷道裏考實:5卷 明三十家詩選:16卷 歷城縣志:[乾隆]:50卷,首1卷 南陽漢畫象集 亦政堂重修宣和博古圖錄:存卷17-18 江邨草堂紀:一卷 毛詩王肅注:一卷 綿津山人詩集:29卷 漢書札記:7卷 福建列傳 毛詩故訓傳:30卷,附詩譜1卷 遼居雜著:[甲編] 六圃沈新周先生地學:2卷 小腆紀年附考:20卷 鞠通樂府:3卷 尚書孔傳參正:三十六卷 春秋穀梁傳注義:一卷 遺山集:一卷 韓非子考證 秋水菴花影集:5卷 乾道臨安志:15卷,附札記1卷 澹寧齋算稿四種:6卷 榴花館詩存:10卷 故湖南巡撫惲公神道碑:[惲世臨] 大雲山房文稿:初集四卷,二集四卷,言事二卷,補編一卷 怙德錄 閑閑老人滏水文集:25卷,附錄1卷 董方立遺書:存8種14卷 六書韻徵:16卷 滇載記:1卷 同樂院燕青博魚雜劇:1卷 禮記省度:4卷 抱經堂叢書十八種:263卷 盍簮書屋遺詩:1卷,附錄一卷 孟子師說:7卷 廣成集:17卷 外家紀聞 漢書補注:7卷 羅豫章先生文集:10卷 吳三桂軼聞:1卷 潘瀾筆記:2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