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鄂州小集
书名《羅鄂州小集》
书名 罗鄂州小集
作者羅願
版本明洪武刊本
分类集部>別集類
下落皕宋樓藏書志
内容 宋羅願撰 文章與天地相爲終始,視世道之升降而盛衰者也。蓋自夫天地既判,三辰順布,五行錯出,其文著矣。伏羲畫卦,而人文始開;文王贊《易》,而文益備矣。及夫兩漢二馬、楊、班,或以紀事蹟著于策書,或以述頌功德刻之金石,文章之作,始濫觴矣。自是而降,一代之興,必有一代之制,而文章亦由是而見焉,豈唯足以傳其事功,因以觀其治亂。故唐之盛則稱韓、柳,宋之初則有歙、蘇。南渡以來,又世道之一變也,見稱於時,則有吾州二羅公焉。六朝五季,蓋寥寥乎無聞矣,然則三代而上,聖賢迭興,其所述作,尊以爲經,不傳於文章,而不能不文章。兩漢而下,人才士相與論著,流而爲史,必工於文章,而後能文章。今之文章,兩漢之謂也。大羅名頌,嘗知郢州。小羅名願,嘗知鄂州。鄂州之文,尤爲縝密古雅,惜其全集不傳,今行於世者,鄂州通守劉清之子澄之所刻。蓋鄂州既終于郡,子澄因以所見裒集成書,號《鄂州小集》,視其大蓋什一耳。歲月既久,小集亦不復存。予嘗得之於藏書之家,讀而愛之,乃謀刻之梓,以廣傳布。從予遊者,洪氏之兄弟,曰斌,曰杰,曰宅,鮑氏之叔姪,曰元康,曰深樂,以其資共成之,而請予爲之序。予聞諸先生長者,南渡後文章有先秦、西漢之風,新安二羅其人,而《淳安社壇記》尤爲世所稱頌。以予觀之,《陶令祠堂記》、《張烈女廟碑》理嚴辭暢,讀之如登軒陛而聞鍾吕之音,至於論成湯之慙德,則所以發千古聖賢之心,明萬世綱常之正者,爲何如哉?宜其稱於當時,傳於後世也。但朱文公常欲附名集後,卒不及有所論作,顧予何人,而序其首?此則鄂州之不幸,而予之大幸者也。因爲上下天地經史之文,古今盛衰之變,使讀者知其所自而不苟焉,是亦爲學之助也。鄂州字端良,號存齋。乾道二年,進士師山鄭玉子美謹叙。 宋濂序洪武二年 宋濂記 趙壎序 李宗頤序 蘇伯衡序洪武二年 林公慶序 趙汸序 趙汸跋 王禕序 馬珹序洪武己酉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四書正體校定字音 竹間道人自述年譜:一卷 說文古籀補補:14卷,附錄1卷 佛所行讚經:5卷,附音釋 定王臺志:2卷 垣中疏議:8卷,附詩集:1卷,書稿:1卷,雜著:1卷 別雅:5卷 曝書亭集:80卷 附錄 1卷 笛漁小稾 10卷 大方等陀羅尼經:4卷 附音釋 陪戎校尉趙臣墓誌 陶庵夢憶:8卷 雙珠鳳:3卷 歷下志遊:正編4卷,外編4卷 三釜齋唱酬小錄 壺庵五種曲:不分卷 四明文徵:16卷 方南堂先生輟鍜錄:1卷 法華經科拾:七卷 龍勝廳志 同治三年甲子科順天全省鄉試同年錄:1卷 左策史漢約選:八卷 孔叢子:二卷,詰墨一卷 御選唐宋詩醇:47卷,目錄2卷 慧日永明智覺壽禪師山居詩:1卷 天籟閣舊藏宋人畫冊 豫章黃先生文集:三十卷 石經考:1卷 醫學質驗:5種 游宦紀聞 元祕史山川地名攷:12卷 魏特進集:一卷 圭峰禪師碑 恥躬堂詩合鈔:文鈔10卷,詩鈔16卷 賈逵國語注 義府:2卷 古韻通說:二十卷 破產法講義:本論3編11章,緒論1章 海日樓詩:2卷 科學救國大鼓書 善後事宜三十條 莊子獨見 春秋左傳分國土地名:2卷,職官器物宮室2卷 楚辭集注:8卷 春秋潛澤巴 學海堂叢刻 因明入正理論疏節錄集註:8卷 古今說海:135種142卷 唐寫本唐韻殘卷校勘記:2卷 天壤閣甲骨文存:1卷 四書考異:一卷 丹淵集:四十卷拾遺二卷附錄一卷 沈故:四卷 白屋家書(吳芳吉與夫人遺札):不分卷 日本國志:40卷,卷首1卷 長安宮詞:1卷 醫方集解 魯齋述得:1卷 皇清文穎續編:卷首56卷,正志108卷 奉天荒務彚編 素文女子遺稿: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