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蝦
〔虾〕
《説文》:“蝦,蝦蟆也。从虫,叚聲。”
(一)há 《廣韻》胡加切,平麻匣。魚部。
〔蝦蟆〕也作“蛤蟆”、“蝦蟇”、“蝦䗫”。《説文·虫部》:“蝦,蝦蟆也。”《玉篇·虫部》:“蝦,蝦蟇。”1.青蛙和蟾蜍的统称。《淮南子·齊俗》:“夫蝦蟇為鶉。”唐韓愈《初南食貽元十八協律》:“蛤即是蝦蟆,同實浪異名。”舊注:“《本草》注:青蛙……長脚蠼子,皆蝦蟆之类。”鲁迅《呐喊·鸭的喜剧》:“到夏天,大雨之后,你便能听到许多虾蟆叫。”也单用。《文選·賈誼〈弔屈原文〉》:“偭蟂獺以隱處兮,夫豈從蝦與蛭螾。”李善注引韋昭曰:“蝦,蝦蟇。”唐盧仝《客請蝦䗫》:“揚州蝦蜆忽得便,腥臊臭穢逐我行。”2.指月亮。唐柳宗元《同劉二十八院長寄澧州張使君》:“衰榮困蓂莢,盈缺幾蝦蟆。”3.旧时巡夜人敲梆子报时的蛤蟆更的简称。清吴景旭《歷代詩話·唐詩·蝦蟆更》:“吴旦生曰:郝天挺謂江南以木柝警夜,故曰蝦蟆更,豈以柝聲有似其鳴邪?余作小詩亦有云:‘翩𦒬蛺蜨方成夢,腷膊蝦蟆已報更。’”
(二)xiā 《集韻》虚加切,平麻曉。
(1)节肢动物。身长,体外有软壳,头上有须,胸腹部有附肢。生活在水中,会跳跃,捕食小虫。种类很多,可以吃。《類篇·虫部》:“蝦,蝦蟲與水母游。”《篇海類編·鱗介類·虫部》:“蝦,魚名。又,蝦蟲多鬚而善游好躍。”《楚辭·王褒〈九懷·通路〉》:“鯨鱏兮幽潛,從蝦兮遊陼。”王逸注:“蝦,小魚也。”《文選·郭璞〈江賦〉》:“水母目蝦。”李善注:“《南越志》曰:‘海岸間頗有水母……常有蝦依隨之。蝦見人則驚,此物亦隨之而没。’”鲁迅《答有恒先生》:“中国的筵席上有一种‘醉虾’,虾越鲜活,吃的人便越高兴,越畅快。”
(2)官名。满语对侍卫的称呼。《清朝野史大觀·馬鷂子》:“八王子以(王)輔臣為蝦。”又:“上見大喜,立授御前侍衛一等蝦。”
(3)通“赮(霞xiá)”。彩色的云。清段玉裁《説文解字注·虫部》:“蝦,古或借為霞字。”《史記·天官書》:“夫雷電、蝦虹、辟歷、夜明者,陽氣之動者也。”按:《漢書·天文志》作“赮𧈫”。
(三)jiǎ 《集韻》舉下切,上馬見。
同“徦”。至。《集韻·馬韻》:“徦,《説文》:‘至也。’或作蝦。”
工具书 | 影印版 | 备注 | 文字版 |
汉语大字典 | 第3069页 | 第7字 | |
中华字海 | 第1206页 | 第52字 | |
汉语大词典 | 第12090页 | 第8卷 934 | |
现代汉语词典 | 第1401页 第503页 | ||
字 源 | 第1165页 | 第3字 | |
中华大字典 | 第1722页 | 第8字 | |
康熙字典 (内府) | 第2610页 | 第8字 | 文字版 |
康熙字典 (同文) | 第1090页 考证:第1668页 |
第15字 考证:第39字 |
文字版 |
异体字 | 详情 | ||
说文解字注 | 第2684页 | 文字版 | |
说文解字 (陈刻本) | 第551页 | ||
说文解字 (孙刻本) | 第466页 | 文字版 | |
说文解字 (日藏本) | 第457页 | 左栏 | |
说文解字 (汲古阁) | 第881页 | 文字版 | |
说文系传 | 第1031页 | ||
说文解字句读 | 第1936页 | ||
说文通训定声 | 第1792页 | ||
说文解字义证 | 第4669页 | 下翻1到3页 | |
说文解字诂林 | 第12996页 | 补遗:17953 | |
经籍籑诂 | 第2784页 下平聲,六麻(韻目第2756頁) 第2817页 下平聲,六麻,補遺(韻目第2802頁) |
文字版 |
|
字形演变 | 详情 | ||
类 篇 | 第495页 | 上栏 第6字 | 文字版 |
字 汇 | 第911页 | 第22字 | |
正字通 | 第2049页 | 第5字 | 文字版 |
龙龛手鉴 | 第163页 | 第33字 | |
玉篇及残卷 | 第464页054 卷25第401 | 文字版 | |
篆隶万象名义 | 第1286页 | 列行:42 | 文字版 |
宋本广韵 | 第167页4字 | 文字版 | |
宋本广韵 | 第172页4字 | 文字版 | |
宋本广韵 | 第159页 | ||
集韵 (述古堂) | 第207.9.1页 第208.2.9页 第411.3.2页 | 文字版 | |
集韵 (明州) | 第207.9.1页 第208.2.9页 第411.3.2页 | 文字版 | |
中上古音韵 | 中上古音韵 | 表格文字 | |
中原音韵 | 第74页 第12字 | 中文大辞典 | 第12907页 |
订正六书通 | -- | ||
汉字字源 | -- | ||
甲骨文字典 | -- | ||
新甲骨文编 | -- | ||
金文编字典 | -- | ||
新金文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