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房集
书名《山房集》
书名 山房集
作者周南
版本永乐大典本
分类集部>別集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宋周南撰。南字南仲,吳郡人。淳熙庚戌登甲科。官至秘書省正字。再以薦入詞館,皆不久罷去。遂以殿廷所授文林郎終焉。《藝文志》有周南《山房集》五卷。陳振孫《書錄解題》則稱《周氏山房集》二十卷,后集二十卷。卷目多寡迥異。今檢《永樂大典》所載,有《題山房集》者,亦有《題山房后稿》者,與陳氏著錄之本合。知《宋志》五卷之目,乃傳寫脫訛,不足據也。惟計《永樂大典》所錄,篇帙無幾,當由刪薙太甚,故佚去者多。今但就其存於今者,各依原目,釐為前集八卷、后稿一卷,以略存其舊。南長於四六,以俊逸流麗見稱。制誥諸篇,尤得訓詞之體。其初入館也,葉適實薦之。考吳子良《荊溪林下偶談》有云:“開禧用兵,韓侂胄欲以葉適直學士院草詔。適謝不能。既而衛涇被命草詔云:‘百年為墟,誰任諸人之責。一日縱敵,遂貽數世之憂。’涇見適舉似,誤‘為墟’為‘成墟’。他日周南至,適告以涇文字近頗長進,然‘成墟’字可疑。南愕然曰:‘本“為墟”字,何改也?’適方知南實代作,因薦其宜為文字官。遂召試館職。”蓋即其事。案此四語,今在南所作《秦檜降爵易謚敕》中。則當時已載入己集,足徵其不能割愛。而敕內別有“兵於五材,誰能去之。臣無二心,天之制也”數語。亦極為王應麟所激賞。是其織組之工,膾炙人口,尤可以概見矣。集中又有諸書題跋二十馀則,與《館閣續書目》體例相近,疑亦在館校勘時所作。又雜記數十條,多述宋代故事,間或直錄古書之文,無所論斷。疑本別有說部附於集內,而為《永樂大典》所割裂。今無可參證,姑仍其原文錄之云。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地藏菩薩本願懺儀一卷 異方便淨土傳燈歸元鏡三祖實録二卷 幼童傳一卷 經學輯要二十四卷 [萬曆]羅源縣志八卷 望湖亭記二卷 太玄曆一卷 南華全經分章句解四卷 介存齋詩六卷 孟子一卷 讀書敏求記四卷 蕭太史鐵峯先生遺稿四卷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一卷 新刻格古論要二卷 大莊嚴法門經二卷 黃山紀遊草一卷 海八德經一卷 浙江諸水編一卷 三家詩拾遺十卷 周易章句一卷 光緒二年丙子科浙江鄉試副貢硃卷一卷 私史記事一卷 雙陽縣鄉土志不分卷 金陵叢書甲集六種乙集十種丙集十五種丁集二十三種 申鑒 書經集註十卷 醉石居評次名山業皇明論雋不分卷、皇明小論不分卷 王陽明先生全集二十二卷首一卷 湘綺樓詩十卷 〔正德〕姑蘇志六十卷 享千秋不分卷 碧琳琅館叢書四十五種 汲冢周書十卷 司馬太師温國文正公傳家集八十卷目録二卷 聖明常熟先賢事略十六卷 雲林石譜三卷 蘀石齋文集二十六卷 陽遁陰遁□□卷 紀效新書十四卷 潮嘉風月一卷 芳蘭軒詩集五卷 彭惠安集十卷 咸豐八年戊午科浙江鄉試硃卷一卷 豆亭集一卷 續方言二卷 書斷(新刻書斷)四卷 齊家一鑑陽宅指南不分卷 還金鐲寳卷一卷雙剪髪宝卷二卷 錦瑟詞 甲申雜記一卷 [四川廣漢]秦氏族譜不分卷 古本董解元西廂記八卷 廣東製造軍械厰章程不分卷 范香溪先生文集二十二卷 雙包案 遷隆峝一卷 毛詩註疏二十卷 太玄經十卷說玄一卷釋文一卷 竹卷 釋名一卷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