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類賦
书名《事類賦》
书名 事类赋
作者吳淑
版本内府藏本
分类子部>類書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宋吳淑撰,并自注。淑字正儀,丹陽人。仕南唐為內史。歸宋薦試學士院,授大理評事。后官至起居舍人,職方員外郎。事跡具《宋史·文苑傳》。是編乃所作類事之書。卷首結銜稱博士,蓋其進書時官也。前有淑進書狀,稱先進所著,一字題賦百首。退惟蕪累,方積兢憂。遽奉訓詞,俾加注釋。又稱前所進二十卷,加以注解,卷帙差大。今廣為三十卷,目之曰《事類賦》云云。是淑初進此賦二十卷,尚無書名。及奉敕自注,乃增益卷數,定著今稱也。凡天部三卷,歲時部二卷,地部三卷,寶貨部二卷,樂部一卷,服用部三卷,什物部二卷,飲食部一卷,禽部二卷,獸部四卷,草木部、果部、鱗介部各二卷,蟲部一卷。分子目一百,與進狀數合。類書始於《皇覽》。六朝以前舊笈,據《隋書·經籍志》所載,有朱澹《遠語對》十卷,又有《對要》三卷,《群書事對》三卷,是為偶句隸事之始。然今盡不傳,不能知其體例。高士奇所刻《編珠》,稱隋杜公瞻撰者,偽書也。今所見者,唐以來諸本駢青妃白,排比對偶者,自徐堅《初學記》始。镕鑄故實,諧以聲律者,自李嶠單題詩始。其聯而為賦者,則自淑始。嶠詩一卷今尚存,然已佚其注。如桂詩中俠客條為馬仙人葉作舟之類,古書散亡,今皆不知為何語,故世不行用。淑本徐鉉之婿,學有淵源,又預修《太平御覽》、《文苑英華》兩大書,見聞尤博。故賦既工雅,又注與賦出自一手,事無舛誤,故傳誦至今。觀其進書狀稱凡識緯之書及謝承《后漢書》,張璠《漢記》、《續漢書》、《帝系譜》,徐整《長歷》、《元中記》、《物理論》,皆今所遺逸,而著述之家相承為用,不忍棄去,亦復存之云云。則自此逸書數種外,皆采自本書,非輾轉挦撦者比。其精審益為可貴,不得以習見忽之矣。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素書一卷 素書一卷 素書一卷 素書一卷 素書一卷 素書一卷 素書一卷 素書一卷 素書一卷 素書一卷 素書一卷 素書註一卷 素書註一卷 素書註一卷 素書一卷 黃石公素書(素書)一卷 黃石公素書(素書)一卷 直說素書一卷 素書輯註一卷 素書輯註一卷 素書一卷 武經不分卷 兵書接要一卷 武侯心書一卷 武侯心書一卷 武侯心書一卷 諸葛孔明心書一卷 諸葛孔明心書一卷 諸葛孔明心書一卷 心書一卷 心書一卷 心書一卷 心書一卷 心書一卷 心書一卷 心書一卷 心書一卷 心書一卷 諸葛武侯心書四卷 心書二卷 新書(武侯新書)一卷 新書(武侯新書)一卷 新書(武侯新書)一卷 將苑二卷 諸葛武侯心書不分卷 諸葛武侯心書不分卷 諸葛武侯兵畧一卷三國兵畧一卷諸葛武侯猿經一卷 兵要一卷 諸葛武備心法百草一卷 劉伯溫先生重纂諸葛忠武侯兵法心要(劉伯溫先生祕纂諸葛忠武侯兵法心要、諸葛忠武侯兵法心要)五卷 劉伯溫先生重纂諸葛忠武侯兵法心要(劉伯溫先生祕纂諸葛忠武侯兵法心要、諸葛忠武侯兵法心要)五卷 劉伯溫先生重纂諸葛忠武侯兵法心要(劉伯溫先生祕纂諸葛忠武侯兵法心要、諸葛忠武侯兵法心要)五卷 劉伯溫先生重纂諸葛忠武侯兵法心要(劉伯溫先生祕纂諸葛忠武侯兵法心要、諸葛忠武侯兵法心要)五卷 劉伯溫先生重纂諸葛忠武侯兵法心要(劉伯溫先生祕纂諸葛忠武侯兵法心要、諸葛忠武侯兵法心要)五卷 劉伯溫先生重纂諸葛忠武侯兵法心要(劉伯溫先生祕纂諸葛忠武侯兵法心要、諸葛忠武侯兵法心要)五卷 劉伯溫先生重纂諸葛忠武侯兵法心要外集三卷 神機致理兵法心要(神機致理兵法心要全集)五卷 神機致理兵法心要(神機致理兵法心要全集)五卷 神機致理兵法心要(神機致理兵法心要全集)五卷 神機致理兵法心要(神機致理兵法心要全集)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