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臣言行錄前集·
书名《名臣言行錄前集·》
书名 名臣言行录前集·
作者徐咸|李幼武|朱子
版本浙江郑大节家藏本
分类史部>傳記類>總錄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前集》、《后集》并朱子撰。《續集》、《別集》、《外集》李幼武所補編。幼武字士英,廬陵人。據其《續集序文》,蓋理宗時所作。其始末則未詳。觀其《外集》所錄皆道學宗派,則亦講學家矣。趙希弁《讀書附志》載此書七十二卷。今合五集計之,實七十五卷。殆傳刻者誤以“五”為“二”歟。朱子《自序》,謂讀近代文集及紀傳之書,多有裨於世教,於是掇取其要,聚為此書。乃編中所錄如趙普之陰險,王安石之堅僻,呂惠卿之奸詐,與韓、范諸人并列,莫詳其旨。明《楊以任序》,謂是書各臚其實,亦《春秋》勸懲之旨,非必專以取法。又解“名臣”之義,以為名以藏偽,有敗有不敗者。其置詞頗巧。然劉安世氣節凜然,爭光日月,《盡言集》、《元城語錄》今日尚傳,當日不容不見,乃不登一字,則終非后人所能喻。考呂祖謙《東萊集》,有《與汪尚書書》曰:近建寧刻一書,名《五朝名臣言行錄》(案祖謙所見乃《前集》,故但稱“五朝”),云是朱元晦所編,其間當考訂處頗多。近亦往問元晦,未報。不知曾過目否?。《晦庵集》中亦有《與祖謙書》曰:“《名臣言行錄》一書,亦當時草草為之。其間自知尚多謬誤,編次亦無法,初不成文字。因看得為訂正,示及為幸”云云。則是書瑕瑜互見,朱子原不自諱。講學家一字一句尊若《春秋》,恐轉非朱子之意矣。又葉盛《水東日記》曰:今印行《宋名臣言行錄前集》、《后集》、《續集》、《別集》、《外集》,有景定辛酉浚儀趙崇硂引云,其外孫李幼武所輯。且云朱子所編止八朝之前,士英所編則南渡中興之后四朝諸名臣也。今觀《后集》一卷有李綱,二卷有呂頤浩,三卷有張浚,皆另在卷前,不在《目錄》中。又闕殘脫版甚多。頗疑其非朱子手筆,為后人所增損必多。蓋朱子纂輯本意,非為廣聞見,期有補於世教,而深以虛浮怪誕之說為非。今其間呂夷簡非正人,而記翦髭賜藥之詳;余襄公正人,而有杖臀懷金之恥;蘇子瞻蘇木私鹽等事亦無甚關系;若此者蓋不一也。李居安所謂翦截纂要,豈是之謂歟。嘗見章副使繪有此書,巾箱小本。又聞叔簡尚寶家有宋末廬陵鍾堯俞所編《言行類編舉要》十六卷《前后集》。尚俟借觀,以祛所惑云云。則盛於此書亦頗有所疑。顧就其所錄觀之,宋一代之嘉言懿行,略具於斯。旁資檢閱,固亦無所不可矣。幼武所補,大抵亦步亦趨,無甚出入,其所去取,不足以為重輕。以原本附驥而行,今亦姑并存之,備考核焉。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虗直軒文集:10卷,外集3卷 雜字解詁 陸侍郎校士文集 花當閣叢談:八卷 日知錄校記 蠶桑備覽 萬壽盛典初集:120卷 墨池堂法帖 山川地理圖:二卷 錢士青先生年譜:1卷 全相平話四種 玉壺野史:10卷 攝生眾妙方:11卷 瓠落詞 古今濡削選章:四十卷 繡像續三省莊說唱鼓兒詞:4卷三十六回 滄洲集:一卷 雲笈七籤:一二二卷 元遺山詩集箋註:14卷,卷首1卷,卷末1卷 團練事宜 爾雅:三卷 劉賓客嘉話錄:1卷 陸氏詩賸彙編:1卷 古今僞書攷 毛詩二南:第十集 通志堂集:30卷 蓬萊仙館尺牘:6卷 別下齋叢書 佛國記:一卷 閩中金石志:十四卷 陶靖節詩集:4卷 川沙縣志:二十四卷,卷首一卷,附首 南齊書:59卷 義門讀書記:58卷 大國師章嘉佛公牘彚案紀實 歷代名人年譜:10卷 讀隋書蠡述:2卷 於陵子:一卷 墨海金壺:115種 讀我書室詩存:6卷 聖哲微言:六卷 書學捷要:2卷 善卷堂四六:10卷 大清宣宗效天符運立中躰正至文聖武智勇仁慈勤儉孝敏成皇帝聖訓 江亭集:1卷 欽定大清會典則例:180卷 懷德縣志:十六卷,續志十二卷 四書反身錄:八卷 大方廣寶篋經:三卷 大乘掌珍論:2卷,附疏4卷 [道光]江北廳志:8卷 濟北先生文粹:21卷 說文部首說明:14卷 玉華洞志:6卷,卷末1卷 普安州志:[嘉靖]:10卷 八瓊室金石偶存:四卷 三藩紀事本末:四卷 尚友錄:22卷 澹園雜著:八卷 古事記傳:44卷,目錄3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