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臣言行錄前集·
书名《名臣言行錄前集·》
书名 名臣言行录前集·
作者徐咸|李幼武|朱子
版本浙江郑大节家藏本
分类史部>傳記類>總錄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前集》、《后集》并朱子撰。《續集》、《別集》、《外集》李幼武所補編。幼武字士英,廬陵人。據其《續集序文》,蓋理宗時所作。其始末則未詳。觀其《外集》所錄皆道學宗派,則亦講學家矣。趙希弁《讀書附志》載此書七十二卷。今合五集計之,實七十五卷。殆傳刻者誤以“五”為“二”歟。朱子《自序》,謂讀近代文集及紀傳之書,多有裨於世教,於是掇取其要,聚為此書。乃編中所錄如趙普之陰險,王安石之堅僻,呂惠卿之奸詐,與韓、范諸人并列,莫詳其旨。明《楊以任序》,謂是書各臚其實,亦《春秋》勸懲之旨,非必專以取法。又解“名臣”之義,以為名以藏偽,有敗有不敗者。其置詞頗巧。然劉安世氣節凜然,爭光日月,《盡言集》、《元城語錄》今日尚傳,當日不容不見,乃不登一字,則終非后人所能喻。考呂祖謙《東萊集》,有《與汪尚書書》曰:近建寧刻一書,名《五朝名臣言行錄》(案祖謙所見乃《前集》,故但稱“五朝”),云是朱元晦所編,其間當考訂處頗多。近亦往問元晦,未報。不知曾過目否?。《晦庵集》中亦有《與祖謙書》曰:“《名臣言行錄》一書,亦當時草草為之。其間自知尚多謬誤,編次亦無法,初不成文字。因看得為訂正,示及為幸”云云。則是書瑕瑜互見,朱子原不自諱。講學家一字一句尊若《春秋》,恐轉非朱子之意矣。又葉盛《水東日記》曰:今印行《宋名臣言行錄前集》、《后集》、《續集》、《別集》、《外集》,有景定辛酉浚儀趙崇硂引云,其外孫李幼武所輯。且云朱子所編止八朝之前,士英所編則南渡中興之后四朝諸名臣也。今觀《后集》一卷有李綱,二卷有呂頤浩,三卷有張浚,皆另在卷前,不在《目錄》中。又闕殘脫版甚多。頗疑其非朱子手筆,為后人所增損必多。蓋朱子纂輯本意,非為廣聞見,期有補於世教,而深以虛浮怪誕之說為非。今其間呂夷簡非正人,而記翦髭賜藥之詳;余襄公正人,而有杖臀懷金之恥;蘇子瞻蘇木私鹽等事亦無甚關系;若此者蓋不一也。李居安所謂翦截纂要,豈是之謂歟。嘗見章副使繪有此書,巾箱小本。又聞叔簡尚寶家有宋末廬陵鍾堯俞所編《言行類編舉要》十六卷《前后集》。尚俟借觀,以祛所惑云云。則盛於此書亦頗有所疑。顧就其所錄觀之,宋一代之嘉言懿行,略具於斯。旁資檢閱,固亦無所不可矣。幼武所補,大抵亦步亦趨,無甚出入,其所去取,不足以為重輕。以原本附驥而行,今亦姑并存之,備考核焉。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求全之毀一卷 誓心編一卷附退思編一卷 賊情彙纂□卷 賊情彙纂□卷 賊情彙纂□卷 賊情彙纂□卷 賊情彙纂十二卷 賊情彙纂十二卷 賊情彙纂一卷 逆黨姓名紀畧一卷 霆軍紀畧十六卷 霆軍紀畧十六卷 從戎紀畧一卷附錄一卷 從戎紀畧一卷附錄一卷 弢園筆乘一卷 劫夢淚談一卷 轉徙餘生記一卷附奉使英倫記一卷 轉徙餘生記一卷附奉使英倫記一卷 轉徙餘生記一卷 劫餘小紀一卷 虎口餘生記一卷 蒙難追筆一卷 髮匪小紀不分卷 東征紀畧總論一卷 東征紀畧□卷 遭亂紀畧一卷 遭亂紀畧一卷附焦東閣日記一卷 焦東閣日記一卷 從軍紀畧二卷 從軍紀事一卷 戎疆瑣記一卷 從征圖記不分卷 從征圖記不分卷 庚申北畧一卷 庚申北畧一卷 庚申夷氛紀畧一卷 庚申紀畧一卷 庚申紀畧一卷 庚申避亂實錄一卷(庚申日記) 庚申噩夢記二卷 貞豐里庚申聞見錄二卷 剿平粵匪月表一卷 粵匪紀事不分卷 粵氛紀事十三卷 粵氛紀事十三卷 粵寇起事記實一卷 籌辦粵匪軍需日記一卷 粵匪始末紀畧一卷 粵匪始末紀畧一卷 粵匪始末紀畧一卷 賊匪紀畧一卷 賊寇紀畧五卷詩一卷 粵匪南北滋擾紀畧一卷 粵匪南北滋擾紀畧一卷 虎窟記畧一卷 咄咄錄四卷 稗屑一卷 爬疥漫錄不分卷 家園記七卷 復生錄不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