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傳燈
书名《易傳燈》
书名 易传灯
作者徐總干
版本永乐大典本
分类經部>易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易傳燈》一書,諸家書目俱不著錄,朱彝尊《經義考》亦不載其名,惟《永樂大典》散見於各卦之中,題其官曰徐總幹,而不著名字。又載其子子東《序》,謂其父嘗師事呂祖謙、唐仲友。考《宋史》徐僑嘗受業於祖謙,著《讀易記》、《尚書括指》等書。祖謙門人又有徐侃、徐倬,《序》無明文,不能定其為誰也。“傳燈”本釋氏之語,乃取之以名經解,殊為乖剌。又謂《系辭下傳》“《易》之為書”三章,皆漢儒《易緯》之文,訛為夫子之作,以誑后世,亦沿歐陽修之誤。又謂圣人觀河圖有數有象,以縱橫十五之妙,配《乾》、《坤》九六之數,白紫者吉,黃黑者兇。是直以《易》數為五行家言,尤未免於駁雜。然其《八卦總論》十六篇,參互以求,頗能得《易》之類例。如曰《大壯》、《大有》、《夬》、《乾》,《乾》在《乾》、《兌》、《離》、《震》之下者也。《乾》九三曰“君子”,而馀卦九三皆有“君子、小人”之詞,以君子在重剛中,君子則吉,小人則兇,故分別言之也。其處於《巽》、《坎》、《艮》、《坤》之下者曰《小畜》、《大畜》、《需》、《泰》,凡九三上遇陰爻皆有畏敬之義。剖析更為微細。又謂《易》之取象,該三代制度。如《比》九五言“王用三驅”,見王田不合圍三面而驅之禮。《巽》九二言“史巫紛若”,見古有太史、男巫、女巫之制。論《易》、《禮》之相通,亦有證據。蓋一知半解,可取者頗不乏。雖有絲麻,無棄菅蒯,固說《易》者之所旁采爾。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嘉定物產表:2卷 唐一庵先生年譜:1卷 繡像芙蓉洞全傳:10卷40回 餘師錄:4卷 虞陽說苑:甲編20種,乙編12種 歸玄恭(莊)先生年譜 惜抱軒尺牘:1卷 事類賦補遺:十四卷 彭山紀年正編:1卷,附編1卷 從善堂先後成案:2卷 盛京崇謨閣滿文老檔譯本:1卷 原富:不分卷 拍案警奇:36卷 殆隱遺稿 夢樓詩集:22卷 易翼述信:12卷 元史紀事本末:二十七卷 室名索引:不分卷,別號索引:不分卷 新刻何氏類鎔:35卷 韻書音義考:五卷 (光緒)延吉邊務報告:4卷 吉光片羽集:1卷 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總案四十五卷,編年詩四十六卷,序例目傳等六卷,雜綴識餘等六卷 唐鑑:12卷 史記:130卷 相宗綱要 十眉谣 平易方:4卷 春生詩草 周易易解:10卷 皇輿全圖 套上車(南園調):1本 草亭文集 張子正蒙注:九卷 隆平集:二十卷 漱芳閣集:10卷 憲政編查館奏遵設貴胄法政學堂擬訂章程摺:附清單 聊齋志異:16卷 海綃詞 詩攷:4卷 漢書引經異文錄證:6卷 懷潞園叢刊 過墟志感:一卷 晏海澄先生年譜:4卷 附錄 1卷 中法會議越南邊界通商章程:不分卷 仁在堂論文各法:6卷 全五代詩:100卷 瑣事閑錄:二卷,續編一卷 孟子性善備萬物圖説:1卷 亡宮九品墓誌 歸震川先生全集:30卷 青岡縣志:[民國]:不分卷 四書疏註撮言大全:37卷 通制條格:30卷 讀左漫筆:一卷 千百年眼 攝山志:8卷,卷首一卷 鍾氏族譜:[沃水]:不分卷 讀詩略記:六卷卷首一卷 全五代詩:一百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