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朗克

普朗克   pǔ lǎng kè


马克斯·卡尔·恩斯特·路德维希·普朗克(Max Karl Ernst LudwigPlanck, 1858—1947)。德国物理学家。学于慕尼黑大学及柏林大学,慕尼黑大学哲学博士。基尔大学、慕尼黑大学和柏林大学教授,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00年为克服经典物理学对*黑体辐射现象解释之困难,提出了物质辐射(或吸收)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单位(能量*量子的整数倍的假说,即所谓量子假说,对量子论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正由于普朗克的这一成就,能量的不连续性进入人对自然过程的更深入的认识之中。在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方面也有重要贡献。因提出量子假说,获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是首先支持爱因斯坦发表狭义相对论的物理学家,并导出了相对论动力学方程。著有《物理学概观》《理论物理导论》《热力学》《热辐射理论》等。
弗朗西斯·普朗克(Francis Poulenc, 1899—1963)。法国作曲家。创作上受萨蒂夏布里埃拉威尔、斯特拉文斯基等人的影响。擅长创作艺术歌曲及形式短小的器乐曲。兼用简单朴素与错综复杂的手法。部分作品追摹古法兰西风格。与奥涅格等同为“六人团”成员。所作三首钢琴小品《无穷动》,运用双调性,以强烈搏动的固定音型贯串全曲;歌曲集《动物诗集》(人声、长笛、单簧管、大管及弦乐四重奏),风格俏丽并带温婉的讽刺。作品尚有歌剧《卡迈尔教派修女的对话》、喜歌剧《泰勒西阿斯的乳房》、舞剧《牝鹿》、拨弦古钢琴与小乐队《田野协奏曲》《无伴奏合唱弥撒曲》,以及大量重奏曲、独唱曲、合唱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