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公安体

【成语】:公安体
【拼音】:
【简拼】:
【解释】:

    亦称“公安派”,明末的文学流派。以袁宏道(1568-1610年)与其兄袁宗道(1560-1600年)、弟袁中道(1570-1623年)为首。因三袁是公安(今湖北)人而得名。他们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风气,主张文学要抒写性灵,企图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传统思想对文学的束缚,且重视小说戏曲的文学价值,在当时很有影响。其部分作品评击时政,表现出对道学的不满。但他们的诗文,内容比较贫乏,有的甚至脱离现实。

【出典】:

    《明史》卷288《文苑列传四·袁宏道传》7398页:“先是,王、李之学盛行,袁氏兄弟独心非之。宗道在馆中,与同馆黄辉力排其说。于唐好白乐天,于宋好苏轼,名其斋曰白苏。至宏道,益矫以清新轻俊,学者多舍王、李而从之,目为公安体。然戏谑嘲笑,间杂俚语,空疏者便之。”


公安体 成语接龙

【顺接】:体力劳动 体恤入微 体国安民 体规画圆 体体面面 体国经野 体面扫地 体察民情 
【顺接】:交战团体 东坡诗体 父母遗体 卑身屈体 衣不遮体 同功一体 衣不蔽体 攸心解体 
【逆接】:土地公公 怀绶朱公 忧国奉公 醉倒山公 守法奉公 专心向公 击缶秦公 紞鼓留公 
【逆接】:公路绝粮 公共积累 公私分明 公孙避世 公才公望 公私猬集 公田种秫 公平正直 


 查看:「公安体」的典故、公安体成语故事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