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格斗·格杀

【成语】:格斗·格杀
【拼音】:
【简拼】:
【解释】:

“格斗”谓打斗、拼杀。这样的拼斗为什么称为 “格斗”呢?

“格”,通 “挌”。《说文·手部》: “挌,击也。”段注: “凡今用格斗字当作此。”汉·荀悦 《汉纪·武帝纪》: “主人公挌斗死。”“挌斗”与 “格斗”同,“挌”与 “格”通。

“格斗”原作 “挌斗”,因 “格”与 “挌”通,故后来通作 “格斗”。

因 “格斗”而生 “械斗”一语,谓持械打杀。

由 “斗”义引申,故 “格”有 “杀”义。 《文选·左思 〈吴都赋〉》: “猩猩啼而就擒,( 同狒)笑而被格。”吕向注: “格,杀也。”

《诗·鲁颂·沣水》“在沣献馘 ( ɡuó) ”笺: “馘,所格者之左耳。”疏: “《释诂》云: ‘馘,获也。’《皇矣》传曰: ‘杀而献其左耳曰馘。’故云 ‘馘,所获者之左耳’。”毛、郑、孔皆释 “格”为“杀”。

“格”为 “杀”,故 “格杀”为同义连言表示击杀。

格杀勿论”则表示将罪犯拒捕者或所谓敌对者一律杀死而不会以杀人论罪之意。“格”在此含有 “统统”、“一律”等语气。


格斗·格杀 成语接龙

【顺接】:杀生之权 杀人如蒿 杀生之柄 杀妻求将 杀生害命 杀鸡吓猴 杀人越货 杀鸡骇猴 
【顺接】:荆刘拜杀 人杀鬼杀 明诛暗杀 自相残杀 东指西杀 春生秋杀 胜残去杀 一笔抹杀 
【逆接】:双重人格 摆老资格 不名一格 调拨价格 聊备一格 别具一格 金叶子格 两重人格 
【逆接】:格杀弗论 格格不入 格物穷理 格绷格绷 格物大舘 格心之非 格杀勿论 格不相入 


 查看:「格斗·格杀」的典故、格斗·格杀成语故事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