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道

①梵文Madhyamapratipad 的意译。佛教名词。中者,不二之谓。佛教认为,一切事物和现象具有“二边”(如生与灭、断与常、同与异、来与去等对立双方),对此无所偏倚,无所肯定,取超然态度,即是脱离“二边”行“中道”。但各宗派对中道解释不尽相同。据《大智度论》卷四十三:“断见”(事物灭后不再生起之主张)和“常见”(事物是常住不变之主张)均属“偏见”,只有“不断亦不常”(事物既非断而不续、又非常住不变之主张),才符合中道。《成唯识论》卷七,以事物之“非空非不空”为中道。但各宗派均认为,中道为佛教最高“真理”,故有时与“真如”、“实相”、“佛性”等同义。②儒家伦理思想。指言行以“”为准,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意与“中庸”相近。《孟子·尽心下》:“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狷乎! 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孔子岂不欲中道哉?”赵岐注:“中道,中正之大道也。”《论语·子路》:“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朱熹注:“行,道也。”中行即中道。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