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集
书名《曲阜集》
作者
版本四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下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内容 《曲阜集》·四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宋曾肇撰。肇字子开,南丰人。巩、布之弟也。治平四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龙图阁学士。以元祐党籍贬濮州团练副使,汀州安置。崇宁中,复朝散郎,归润州而卒。绍兴初,追谥文昭。事迹具《宋史》本传。肇行状载所著《曲阜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奏议》十二卷、《迩英进故事》一卷、《元祐外制集》十二卷、《庚辰外制集》三卷、《内制集》五卷、《尚书讲义》八卷、《曾氏谱图》一卷。杨时所作神道碑、《曲阜集奏议》目次,并与行状同。而《西掖集》十二卷、《内制》五十卷、《外制》三十卷,则与行状稍异。明永乐十年,其裔孙刊行《奏议》,曾棨为序。有“兹特《曲阜集》中一卷,尚当为刻全文”之语。则明初原集尚存,其后乃渐就散佚,传本遂绝。国朝康熙中,其裔孙俨等,取所存《奏议》,益以诏制、碑表诸逸篇,掇拾编次,别为此集。前三卷皆诗文,后一卷则附录也。肇立朝有守,属党论翻覆,以一身转侧其间,往往龃龉不合。又尝力谏其兄布宜引用善类,而布不从。所上奏议,如《乞复转对》、《宣仁皇后受册》、《百官上寿》、《救韩维》、《缴王觌外任》诸篇,皆为史所称述。今并在集中,可以考见大概。其制诰亦尔雅典则,得训词之体。虽深厚不及其兄巩,而渊懿温纯,犹能不失家法。惜其全本已亡,掇拾多有未尽。如《进〈元丰九域志〉表》为肇所撰,见於王应麟《玉海》,而集中亦无之。则其佳文之散失者,固不少矣。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元包敷总义 元包敷总义 元包敷总义 易元包 元包经传 元包经传 元包经传 元包经传 元包经传 元包经传 元包经传 元包经传 元包经传 元包经传 元包经传 元包 元包 元包 太元经 太元经易补注 扬子太玄平议 太玄阐秘十卷首附编外编一 卷 太玄阐秘十卷首附编外编一 卷 太玄阐秘十卷首附编外编一 卷 扬雄太玄经校正 太玄解 太玄本旨 太玄本旨 翼元 翼元 翼元 太玄 扬子太玄别训四卷首一卷 扬子太玄经十卷说玄一卷 太玄经 太玄集注 太玄集注 集注太玄六卷太玄解四卷太玄历一卷 集注太玄六卷太玄解四卷太玄历一卷 扬子太玄经 集注太玄经(太玄集注、太玄赶集注、太玄、集注太玄 集注太玄经(太玄集注、太玄赶集注、太玄、集注太玄 集注太玄经(太玄集注、太玄赶集注、太玄、集注太玄 集注太玄经(太玄集注、太玄赶集注、太玄、集注太玄 集注太玄经(太玄集注、太玄赶集注、太玄、集注太玄 集注太玄经(太玄集注、太玄赶集注、太玄、集注太玄 集注太玄经(太玄集注、太玄赶集注、太玄、集注太玄 集注太玄经(太玄集注、太玄赶集注、太玄、集注太玄 集注太玄经六卷说玄一卷 集注太玄经六卷说玄一卷 集注太玄经六卷说玄一卷 集注太玄经六卷说玄一卷 太玄经 太玄经 太玄经 太玄经 太玄经 太玄经十卷说玄一卷释文一卷 太玄经十卷说玄一卷释文一卷 太玄经十卷说玄一卷释文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