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衍义补
书名《大学衍义补》
作者
版本一百六十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
下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内容 《大学衍义补》·一百六十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

明邱濬撰。濬有《家礼仪节》,已著录。濬以宋真德秀《大学衍义》止於格致诚正修齐,而阙治国平天下之事。虽所著《读书乙记》,采录史事,称为是书之下编,然多录名臣事迹,无与政典,又草创未完。乃采经传子史,辑成是书,附以己见,分为十有二目,於孝宗初奏上之。有诏嘉奖,命录副本付书坊刊行。濬又自言:《衍义补》所载,皆可见之行事,请摘其要者下内阁议行。帝亦报可。至神宗复命梓行,亲为制序。盖皆甚重其书也。特濬闻见甚富,议论不能甚醇。故王鏊《震泽纪闻》称其学问该洽,尤熟於国家掌故,议论高奇,务於矫俗,能以辨博济其说。如讥范仲淹多事,秦桧有再造功,评骘皆乖正理。又力主举行海运,平时屡以为言,此书更力申其说。所列从前海运抵京之数,谓省内河挽运之资,即可抵洋面漂亡之粟,似乎言之成理。然一舟覆没,舟人不下百馀。粮可抵以转输之费,人命以何为抵乎?其后万恭著议,谓为有大害而无微利,至以好事斥之,非苛论也。又明之中叶,正阉竖恣肆之时,濬既欲陈诲纳忠,则此条尤属书中要旨,乃独无一语及宦寺。张志淳《南园漫录》诋其有所避而不书,殆亦深窥其隐。以视真氏原书,殊未免瑕瑜互见。然治平之道,其理虽具於修齐,其事则各有制置。此犹土可生禾,禾可生穀,谷可为米,米可为饭,本属相因。然土不耕则禾不长,禾不获则穀不登,穀不舂则米不成,米不炊则饭不熟,不能递溯其本,谓土可为饭也。真氏原本实属阙遗,濬博综旁搜,以补所未备,兼资体用,实足以羽翼而行。且濬学本淹通,又习知旧典,故所条列,元元本本,贯串古今,亦复具有根柢。其人虽不足重,其书要不为无用也。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同治]臨湘縣志十三卷末一卷首一卷 宣和畫譜二十卷 夏節愍全集十卷首一卷末一卷補遺一卷續補遺一卷 佩文齋詠物詩選四百八十六卷 耐庵文存六卷詩存三卷 二十藝句解 遜學齋文續鈔五卷 深寧先生文鈔八卷 寄傲山房塾課新增幼學故事瓊林四卷首一卷 紀元編三卷 涵性堂詩鈔六卷 [光緒]丹徒縣志六十卷首四卷 算學啓蒙三卷 亭林文集六卷餘集一卷 惺齋五種續編一種 李義山詩集三卷 呂近溪小兒語一卷續小兒語一卷女小兒語一卷 東垣十書附二種 世界近世史二卷 嚴叔敏遺文一卷 古文辭類纂七十四卷 菉竹堂書目六卷 杜詩詳註二十五卷首一卷附錄二卷 歷代石經略二卷 全唐詩話六卷 [浙江寧波]濠梁萬氏宗譜內集十四卷 易學象數論六卷 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外集十卷遺文一卷 重學二十卷曲綫說三卷 恒軒吉金錄不分卷 彙纂詩法度鍼三十三卷 古香齋袖珍十種 醫效秘傳三卷 北洋水師號衣圖説 集古評釋西山真先生文章正宗二十四卷 治諸症簡便靈方不分卷 古今說部叢書二百七十二種 五大部直音三卷 白田草堂存稿二十四卷附崇祀鄉賢錄一卷行狀一卷 小桃源室聯吟詩存一卷 異方便淨土傳燈歸元鏡三祖實錄二卷 五代史七十四卷 丘邦士文集十七卷 古香齋鑒賞袖珍春明夢餘録七十卷 皇朝直省輿地圖志不分卷 晨風閣叢書第一集五十二種 大清中外一統輿圖三十一卷首一卷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一卷 康熙字典十二集 保赤要言五卷 補上古考信錄二卷 [乾隆]安肅縣志十六卷 靈芬館詞四種七卷 通商約章類纂三十五卷 繭齋詩稿六卷賦稿二卷 呂子評語正編四十二卷首一卷附刻一卷餘編八卷首一卷附刻一卷 補讀書齋遺稾十卷 鐵畊偶存一卷 刪定荀子管子二卷 韓詩外傳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