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律例
书名《大清律例》
作者
版本四十七卷
下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内容 《大清律例》·四十七卷

乾隆五年奉敕撰。御制序文颁行。凡《律目》一卷,《诸图》一卷,《服制》一卷,《名例律》二卷,《吏律》二卷,《户律》七卷,《礼律》二卷,《兵律》五卷,《刑律》十五卷,《工律》二卷,《总类》七卷,《比引律条》一卷。前列凡例十则,及顺治初年以来奏议,而恭录世祖章皇帝御制序一篇,圣祖仁皇帝谕旨一道,世宗宪皇帝御制序一篇、谕旨一道,冠於卷首。盖我朝律文,自定鼎之初,即诏刑部尚书吴达海等详考《明律》,参以国制,勒为成书,颁布中外。康熙九年,大学士管刑部尚书事对喀纳等,复奉诏校正,旋又谕部臣於定律之外,所有条例,或删或存,详为考定,随时增改,刊附律后。逮雍正元年,大学士朱轼、尚书查郎阿等,奉诏续成。我皇上御极之初,即允尚书傅鼐之请,简命廷臣,逐条考正,以成是编,纂入定例凡一千馀条。而皇心钦恤,道取协中。凡谳牍奏陈,皆辨析纤微,衡量情法。随事训示,务准其平,以昭世轻、世重之义。又每数载而一修,各以新定之例分附於后。在廷之臣,恭聆玉音,或略迹而原心,或推见以至隐。折以片言,悉斟酌於天理人情之至信。圣人留心庶狱,为千古帝王之所无。而是编亦为千古之玉律金科矣。

──右“政书类”法令之属,二部,七十七卷,皆文渊阁著录。

(案:法令与法家,其事相近而实不同。法家者私议其理,法令者官著为令者也。刑为盛世所不能废,而亦盛世所不尚。兹所录者,略存梗概而已,不求备也。)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牌譜一卷 祝枝山草書前赤壁賦後赤壁賦帖 椒丘文集三十四卷 候蛩詞五卷 教坊記一卷 新刻重校訂丁未科翰林館課全編八卷 後村集六十卷 誠意伯劉先生文集(誠意伯文集)二十卷 [浙江鄞州]四明藕橋朱氏宗譜四卷首一卷 桐譜一卷 漱泉閣詩集十四卷文集十六卷 真誥二十卷 洪承疇揭帖一卷 庸齋小集一卷 越南朝貢遇楚紀事一卷 天寥遺稿三卷 兩浙列女采訪錄不分卷 惹香居合稿不分卷 水品全秩二卷 普陀紀勝一卷 寳印齋印式二卷 賀先生文集四卷尺牘二卷 三借廬集五卷 竹嬾畫媵二卷 繡餘小草一卷 [洪武]蘇州府志五十卷圖一卷 後山居士詩話一卷 太常寺則例一百二十九卷另輯六卷 御製文二集十四卷 隨隱漫錄五卷 試筆一卷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心印四卷附科文一卷 曹錕歷史 曾國藩奏議摘要不分卷 栗澗先生實紀 東洲草堂詩一卷 張南史詩一卷 周易劄記二卷 三朝野史一卷 宋詩鈔一百六卷 香囊怨一卷 醫學五則 蒙求八卷 海陵文征二十卷 龔半千詩稿不分卷尺牘不分卷 劉復詩一卷 蔡中郎文集十卷外傳一卷 陳徵君(世鎔)行述一卷 知稼軒詩九卷 杉亭集十六卷 孝經緯援神契二卷 鄭端簡公今言類編 雁字十詠一卷使秦吟畧一卷 聖駕南巡日錄一卷 紫雪山房遺稿二卷附詩餘一卷 測圓海鏡細草十二卷 丹桂記二卷 語錄鈔 分湖小識六卷 栗齋詩集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