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臣奏议
书名《诸臣奏议》
作者
版本一百五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下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内容 《诸臣奏议》·一百五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宋赵汝愚编。前有淳熙十三年札子,称尝备数三馆,获观秘府四库所藏及累朝史氏所载忠臣良士便宜章奏。收拾编缀,殆千馀卷。文字纷乱,疲於检阅。自假守闽郡,辄因政事之暇,因事为目,以类分次。而去其复重与不合者,犹馀数百卷。釐为百馀门。始自建隆,迄於靖康,推寻几月,粗见本末。若非芟繁举要,恐劳乙夜之观。欲更於其间择其至精至要,尤切於治道者,每缮写十卷,一次投进。又有淳祐庚戌《史季温序》,称其开端於闽郡,奏书於锦城。是其经历岁时,屡经简汰,乃成是编。故其去取颇不苟。自称上可以知时事之得失、言路之通塞,下可以备有司之故实。其大旨以备史氏之阙遗,非夸饰也。凡分《君道》、《帝系》、《天道》、《百官》、《儒学》、《礼乐》、《赏刑》、《财赋》、《兵制》、《方域》、《边防》、《总议》十二门。子目一百一十四。每篇之末,各附注其人所居之官,与奏进之年月,亦极详核。其奏札《自序》及《史季温序》,皆称《名臣奏议》。而此本题曰《诸臣奏议》。岂以中有丁谓、秦桧诸人而改其名欤?案《朱子语录》云:赵子直要分门编奏议。先生曰:只是逐人编好。因论旧编精义,逐人编自始终有意。今一齐节去,更拆散了,不见其全意矣云云。今此集仍以门分,不以人分,不用朱子之说。盖以人而分,可以综括生平,尽其人之是非得失,为论世者计也。以事而分,可以参考古今,尽其事之沿革利弊,为经世者计也。平心而论,汝愚所见者大矣。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紫來堂方案 海語三卷 龍圖寶卷(賣花寶卷、龍圖公案寶卷、龍圖案寶卷)不分卷 醫論四卷 逍遙詞一卷 張嗇庵先生實業文抄三卷首一卷 平定交南錄一卷 瀾堂夕話一卷 五代會要三十卷 上清九丹上化胎精中記經一卷 求一算術三卷 春秋穀梁傳注疏考證一卷 方城遺獻五卷 古詩管一卷、三唐詩管五卷、五朝詩管八卷 拊掌錄 東浦詞一卷 呂氏鄉約一卷 太平寰宇記二百卷目錄二卷 修改長江通商章程一卷 區田書一卷勸農說一卷 豫中漫抄 忠孝福二卷 和中峯和尙梅花百詠一卷 齋居紀事一卷 玉帳玄動三卷 大明天元玉曆祥異圖説七卷 宋元通鑑一百五十七卷通鑑釋文辯誤十二卷 佛說睒子經一卷 翠虛篇一卷 新編事文類聚翰墨大全一百九十四卷 支榭詩拾一卷補録一卷附刻一卷 冰雪寮詩抄二卷 惜春山房遺詩一卷 理窟九卷 宋州郡志校勘記一卷 敬補堂集不分卷 吳風錄一卷 雲南昭通鎮標四營營制總册不分卷 榕村制義初集一卷二集一卷三集一卷四集一卷 常熟縣儒學志八卷 笏盦叢鈔不分卷 李空同詩集三十三卷附錄一卷 石臞文補遺一卷 大清一統志五百六十卷 北詞譜十四卷臆論一卷附一卷 佛說善樂長者經一卷 武則天外史二集二十八回 亢倉子 未信編二集六卷 稗史彙編一百七十五卷 殢花詞一卷 [安徽休寧]程氏慶源家乘要抄不分卷 春草遺句 鴻慶居士文集四十二卷 繪圖兩晉通俗演義十卷 八瓊室金石補正一百三十卷祛僞一卷元金石偶存一卷目錄三卷札記四卷 侍禦公書稿一卷 歸潛志十四卷 甬上高僧詩二卷 有象列仙全傳九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