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字原
书名《说文字原》
作者
版本一卷、《六书正讹》五卷(大学士于敏中家藏本)
下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内容 《说文字原》·一卷、《六书正讹》·五卷(大学士于敏中家藏本)

元周伯琦撰。伯琦字全温,饶州人。官至兵部侍郎。明郎瑛《七修类稿》,载其降於张士诚,士诚破后,为明太祖所诛。谓《元史》称其后归鄱阳病卒为误。考徐祯卿《翦胜野闻》先有此说。然宋濂修史在太祖时,使伯琦果与士诚之党同诛,濂等不容不知。至《翦胜野闻》本出依托,不足为据。瑛所言殆传闻失实也。是二书前有至正乙未国子监丞宇文公谅《总序》。《说文字原》之首有伯琦《自序》,题“至正己丑”,而《六书正讹》则无序。意其佚脱也。明嘉靖元年,滁阳于器之重刊於浙中,琼州黄芳为序。崇祯甲戌,胡正言又重刊之。正言字曰从,海阳人。官中书舍人。工於镌篆,有《十竹斋印谱》两集。此二书篆文,即所手书也。昔许慎《说文》凡分五百四十部,其先后之序,或有义或无义,不尽可考。徐锴作《说文系传》,仿《周易·序卦》之例,一一明其次第连属之故,未免失之牵合。伯琦是书又以慎之部分增廿、■、■、亍、芔、爿、■、■、■、■、■、羍、■、■、母、尢、■一十七部。又改皕为百,改箕为其,改危为■,改云为云,变其字者四部。删其飞、儿、■、凶、卤、矛、■、{山豆}、鼓、白、有、匚、蓐、■、酋、■、■十七部。移其原第,使以类相从,以明辗转孳生之义,分为一十二部。如“秃”字《说文》从人在禾中,伯琦则谓从木谐声,从禾为谬;“尸”字小篆一笔三折,屈曲相连,伯琦则谓为传写之误,当从卧人之形,作二笔书之:与慎亦颇有异同。至於以侧山为■、倒■为币之类,训为转注,则仍与会意无分,未免自我作古耳。其《六书正讹》,以《礼部韵略》部分分隶诸字。列小篆为主,先注制字之义,而以隶作某某、俗作某某辨别於下,略如张有《复古编》之意。其间如“芙蓉”之“蓉”必书为“颂”、“枝幹”之“幹”必书为“干”,多牵强而不可行。且全书皆用今韵,而“宜”字则以篆文从多谐声,移於歌韵。全书皆用小篆,而“香”字仍从古文作{白厶},别注小篆作{黍甘}。如斯之类,尤未免为例不纯。大抵伯琦此二书,推衍《说文》者半,参以己见者亦半。瑕瑜互见,通蔽相仿,不及张有《复古编》之精密,而亦不至如杨桓《六书统》之糅杂。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姑存以备一解,亦兼收并蓄之意云尔。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国立北平图书馆中文与图目录 八年抗战史料图解 燃犀录 熊廷弼评传 沦陷前后的杭州 南洋研究(第一卷,第一号) 今日的绥远 广东受降纪述 一百名人家政史 粤北乳源徭人调查报告 美国人和英国人 游美印象记 中国名将传 中国四大家族的危机 故宫物品点查报告 延安归来 抗战建国第一年 大小戴选注 当代国际人物 论美国对蒋军事援助 湖南年鉴 全国建筑文物简目 矛盾的国度 日本维新史 中华民国有趣文件一束 抗战建国纲领研究, 外交篇 法国现代史 印尼社会发展概观 古今同姓名大辞典一部 台湾 他们是怎样成功的 天目胜景 苏州风俗谈 美国资本主义发达史 世界性的风俗说 韬奋的死及其他 日本最近政情之演变 (日本军阀干政与法西斯运动) 组织工作读本 亚洲之再生 东游记略 俄宫见闻记 风俗改革丛刊 东北现势 俄国革命运动史 李冰凿都江堰 吴县 纪念日史略 海南岛资源之开发(全一册) 海南岛之现状 全民抗战的理论基础 东三省之过去现在与未来 辽吉历史文件汇编(第一册)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论 迈尔通史 中国地理大纲 大东亚战争的胜利 近中东各国论 海外游记选 世界大战形势 国际政论家之中日战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