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说存悔
书名《易说存悔》
作者
版本二卷(编修邵晋涵家藏本)
下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内容 《易说存悔》·二卷(编修邵晋涵家藏本)

国朝汪宪撰。宪字千波,钱塘人。乾隆乙丑进士,官刑部陕西司员外郎。是书大旨谓学《易》期於寡过,欲过之寡,惟在知悔。悔存而凶吝渐消,可日趋於吉。故以“存悔”颜其斋,因以名其《易》说。盖即耿南仲《周易新讲义》以无咎为主之意。所说唯《上、下经》而不及《十翼》。前有《拟议》数条,讥自汉以来儒者说《易》之病在调停《经》、《传》。文王作《彖辞》,今不求诸《彖》而执《彖传》以解《彖》,是有孔子之《易》,无文王之《易》矣。周公作爻辞,今不求诸爻而执爻传以解爻,是有孔子之《易》,无周公之《易》矣。孔子作《传》,多取言外之意,当别为孔子之《易》,虽述而实作云云,亦朱子不可便以孔子之《易》为文王之《易》之旧说也。夫《传》以翼《经》,必依《经》以立义,故《释名》曰:“传,传也(案上传字去声,下传字平声),以传示后人也。”朱子作《诗集传》,不能不依《诗》立义。即分《大学》为一《经》十《传》,亦不能曰此曾子所传孔子之《大学》,此门人所传曾子之《大学》也。何至於《易》乃曰孔子之《传》必异於文王之《经》乎?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御定淵鑑類函·卷二百九十九~卷三百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一~卷三百二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三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四~卷三百五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六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七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八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九~卷三百十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十一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十二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十三~卷三百十四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十五~卷三百十六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十七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十八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十九~卷三百二十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二十一~卷三百二十二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二十三~卷三百二十四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二十五~卷三百二十六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二十七~卷三百二十八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二十九~卷三百三十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三十一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三十二~卷三百三十三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三十四~卷三百三十五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三十六~卷三百三十七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三十八~卷三百三十九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四十~卷三百四十一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四十二~卷三百四十三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四十四~卷三百四十五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四十六~卷三百四十七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四十八~卷三百四十九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五十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五十一~卷五十二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五十三~卷五十四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五十五~卷五十六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五十七~卷五十八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五十九~卷六十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六十一~卷六十二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六十三~卷六十四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六十五~卷六十六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六十七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六十八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六十九~卷三百七十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七十一~卷三百七十二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七十三~卷三百七十四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七十五~卷三百七十六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七十七~卷三百七十八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七十九~卷三百八十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八十一~卷三百八十二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八十三~卷三百八十四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八十五~卷三百八十六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八十七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八十八~卷三百八十九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九十~卷三百九十一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九十二~卷三百九十三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九十四~卷三百九十五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九十六~卷三百九十八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九十九~卷四百 御定淵鑑類函·卷四百一~卷四百三 御定淵鑑類函·卷四百四~卷四百五 御定淵鑑類函·卷四百六~卷四百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