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石陵書
书名《倪石陵書》
书名 倪石陵书
作者倪樸
版本抄本
分类集部>別集類
下落皕宋樓藏書志
内容 宋倪朴撰 自東都文獻之餘,天下士大夫之學,日移于南,或推皇帝王霸之略,或談道德性命之理,彬彬然一時人材學術之盛,不可勝紀。蓋東萊吕公本其伊洛義理之學,且精于史。永康陳公同父方與之上下頡頏,其議論而獨貴於事功。夫以國家兵戈離析之久,王業偏安,人心不固,紀綱廢壞,風俗蕩焉而失防,意將自有酌古準今,知時識務之士,雄豪智勇,闓爽穎茂,而出於其間。或者乃猶慮其古方新病之不能以救亟也。當此之時,同父嘗陳征討大計,石陵倪先生朴實先後同父,草書萬言,欲以兵戰自效,不下同父。然同父因其才力氣岸之豪,中陷於罪釁,至老纔得高第,終以不得馳騁于中原,而遂至淪没。先生方自以其學勝,亦且不能於鄉里,至於罪廢,徙筠陽,故雖有志焉,而終以寒窶而老死。蓋予每觀先生之書,則爲之沉吟痛惜,而不能自已。先生嘗本其兵戰之所自出,備知天下山川險要,户口虚實,著爲《輿地會元》四十卷。又推古今内外境土徼塞之遠近,繪以爲圖,張之屋壁,而預定其計策,逆料其戰守者,不一而足。是將願出爲當世有用之學,而不欲僅爲儒者陳腐無實之空言,當時之士,惟同父爲能知之。先生亦惟寄示同父,而不遑以他及者也。然使先生之志,且與同父獲用于世,天下之兵,蜂集蟻聚,勝負雖未可知必也,人心國論之既定於一,力守東南,以爲保障,專意西北,以謀進討,江、淮、襄、漢,日以寧謐,秦、鳳、陜、虢之間,遺民襁負,義士壺簞,尚不爲無補於萬一者。是則後世所以深有取乎樂毅之常生,而重恨曹蜍之淹淹待盡也。夫自南北分裂,士之學者,方守於一隅,而禹跡之所被者,率不能以徧歷。黄河之源,出於崑崙,黑水之流,播於南海,而近世地理之家,茫無據依,遠相億度。蓋今海内混一,重譯萬里,黄河自星宿海發源,歷九渡河而後北,會于臨洮積石之西,黑水復流其西界,而經趨于滇越之外境,若可以燭照而數計者。譬如談天文者,每以洛陽居天地之中,然而南至北景,北踰鐵勒,斗極出没,高下之度,殊不可以常度準,又豈得徒溺乎羲和渾天之器,而獨不少究乎《周髀》勾股之法哉?是故先生《輿地會元》之書,兹既不能以復見,至於内外境土徼塞之圖,則猶未免乎參差矛盾而未盡善者,此殆古今祖述編類之一疵也。雖然,先生之學誠可謂博而有用者矣。當吕公云亡,先生貽書同父,謂宜力學以紹吕公後,而同父怫然不悦。是其於一時人材學術之盛,卒不肯俯首以隨人下,而欲自表表於世。自今觀之,前輩老成,凋喪俱盡,新學小生,鹵莾不學。是以一切墮於黄茅白葦,而欲以爲同竊其殘膏剩馥,而不敢有異,至其立言,箝口結舌而無所發明,臨事則以玩時愒日,偷懦憚事,而不足以赴其鼓舞作興之機者,此皆見棄於先生者也。藉令先生之學,本之以伊洛之義理,而又無貴乎永康之事功,則其所就,且將不止于此。雖然,今之學者,尚可及耶?吾固未易以王道、霸術之並行,而遽少之也。初,武夷謝翺臯羽嘗因先生之書,選爲一編。今始得其全帙號曰『雜著』者觀之,又嘗過其所居,則山洞湮塞,棟宇傾蕩,蕘兒牧竪,悲歌蹴踘,猶能示其故墟,而亦不能詳也,況其所著之書耶?嗚呼!士無當世之功業,而徒務于有言,不至于此不極也,是又古今文士著録藝文者之一嘆也。悲夫!邑人吴萊撰。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墨子十五卷墨子目一卷篇目考一卷 墨子十五卷目錄一卷篇目考一卷 墨子十五卷目錄一卷篇目考一卷 尸子二卷尸子存疑一卷 尹文子一卷 鬻子二卷郭氏玄中記一卷 論衡三十卷 論衡三十卷 淮南子二十一卷 淮南子箋釋二十一卷 論衡三十卷 論衡三十卷 學林十卷 尸子二卷附尸子存疑一卷 天祿閣外史八卷 太玄集注三卷 呂氏春秋二十六卷 呂氏春秋二十六卷附攷一卷 呂氏春秋二十六卷附攷一卷 張子全書十五卷 周子全書七卷 邵子全書三十二卷附錄一卷 北溪字義二卷嚴陵講義一卷 朱子原訂近思錄十四卷考訂朱子世家一卷校勘記一卷 近思錄十四卷 近思錄集註十四卷考訂朱子世家一卷校勘記一卷 延平李先生師弟子答問二卷 延平四先生年譜不分卷 五子近思錄發明十四卷 朱子原訂近思錄十四卷考訂朱子世家一卷 五子近思錄十四卷 近思錄集註十四卷考訂朱子世家一卷校勘記一卷 慈溪黃氏日鈔分類古今紀要一百十二卷 慈溪黃氏日鈔分類九十七卷 朱子語類一百四十卷 朱子語類一百四十卷 朱子語類輯略八卷 性理三解八卷 潛書二卷 漢學商兌三卷 漢學商兌三卷 漢學商兌三卷 內訟齋隨錄四卷 復齋錄六卷 雲山讀書記 養一齋劄記九卷 御纂性理精義十二卷 顏氏學記十卷 顏氏學記十卷 翼教叢編六卷 四種遺規十二卷 五種遺規摘鈔十二卷 內則衍義十六卷 御注孝經一卷 孝經學七卷 聖諭像解二十卷 古今廉鑑八卷 呻吟語六卷 顏氏家訓七卷首一卷補校註一卷 篤素堂文集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