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 |
宋王蘋撰 憲紹興癸酉間,獲供洒掃於中書舍人吕公之門。公教人,大要明是非邪正、進退出處、辭受取與之義,而躬行以盡其性。所言備載《童蒙訓》、《春秋説》,故不復録。公疾日漸,乃以書荐于著作王先生,曰:『周憲秀才,朴茂可喜,有志斯道,當自蒙與進。』未果行,而公啟手足。公之門弟文清曾公文又以書申公之意,且勉其行。受業二年,歸見文清公于上饒,首命以記録所聞先生之言。憲切意先生進將覺斯人,退且著之書,故未敢私有所論撰。先生既没,道統精微,私淑諸人,世或未知,迄今垂三十年,念平昔所聞,遺忘多矣,因追其緒言一二,以示同志。乾道壬辰二月甲子,信州周憲書。 逮昔者獲從先生於毗陵震澤,嘗問師友之道,先生曰:『師不專在傳授,友不專在講習,于精神氣貎之間,自有激發處,是爲善親師友者。』逮謹識之,因觀《鄉黨》一篇所記,周旋從容而已,然後知羣弟子所以事夫子用是道也。先生今殁久矣,周子自上饒來,出一編以示,皆其緒言有益于後學者。顧恐徒觀其言,而不觀其所以言,則于道益遠,因以所聞于先生者,書之卷末。嘗試以是觀之,則先生之精神氣貎,雖千載,粹然有生氣。乾道八年壬辰五月六日,魯郡曾逮謹序。 右震澤善録著作王先生平昔與門人答問辭也。先生文集頃已刊之郡庠,今復得此遺言於先生之子郡丞大本,謹併刻之以示後學云。淳熙三年丙子仲冬十有二日,蘄春假守施温舒謹識。 祝允明後序弘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