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魏公文集
书名《蘇魏公文集》
书名 苏魏公文集
作者蘇頌
版本影寫宋刊本
分类集部>別集類
下落皕宋樓藏書志
内容 宋蘇頌撰 所貴於文者,以能明當世之務,達群倫之情,使千載之下讀之者,如出乎其時,如見其人也。若夫善立言者不然,文雖同乎人,而其所以爲文,有非人之所得而同者。《孟子》七篇之書,敘戰國諸侯之事,與夫梁、齊君臣之語,其辭極于辯博,若無以異乎戰國之文也。楊子之書數萬言,言秦、漢之際爲最詳,簡雅而宏深,若無以異乎西漢之文也。至其推性命之隱,發天人之微,粹然一歸于正,使學者師用,比之六經,則當時所謂儀、秦、犀首、谷永、杜欽輩,豈惟無以望其門墻,殆冠屨之不侔也。宋興百餘年,文章之變屢矣。楊文公倡之于前,歐陽文忠公繼之于後,至元豐、元祐間,斯文幾于古,而無遺恨矣,蓋我宋極盛之時也。于是大丞相魏國蘇公出焉,公以博學洽聞,名重天下者五十餘年,卒用儒宗位宰相,一時高文大册悉出其手。故自熙寧以來,國家大號令,朝廷大議論,莫不以公文見之。然公事四帝,以名節始終,其見于文者豈空言哉?論政之得失,則開陳反覆而極于忠;論民之利病,則援據該詳而本于恕。有所不言則已,既言于上矣,舉天下榮辱是非,莫能移其所守,可謂大臣以道事君者也。若其講明經術之要,練達朝廷之儀,下至百家九流、律曆(古)〔方〕技之書,無不探其源,綜其妙者,在公特餘事耳。此所以一話言,一章句,皆足以垂世立教,革澆浮而已媮薄。與軻、雄之書,百世相望,而非當時翰墨名家者所能彷彿也。公元豐中受詔爲《華夷魯衞録》,書成,序之以獻。神宗讀之曰:『《序卦》文也!』今攷其書,信然,則公之他文可知矣。公没四十年,公之子擕始克輯公遺文,得詩若干,内外制若干,表疏、表章、誌銘、雜説若干,使藻與觀焉。藻少習公文,以不獲拜公爲恨者也。今乃盡得其書讀之,可謂幸矣,故識其端,而歸其書蘇氏。紹興九年三月十五日,顯謨閣學士左中大夫提舉江州太平觀汪藻序。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二十家子書 菊壽盦詞稿四卷 刻註釋萟林聚錦故事白眉十卷 太史升菴遺集二十六卷 善卷堂四六十卷 楚辭燈四卷 薛文清公讀書全錄類編二十卷 左繡三十卷首一卷 大學衍義補一百六十卷首一卷 書法準繩一卷 皇明十六名家小品三十二卷 小謨觴館文集注四卷文續注二卷 杭諺詩一卷 梁氏叢書五種 翠娛閣評選黃貞父先生文集二卷 邵子擊壤集摘聯六卷 墨池編二十卷 本朝館閣詩二十卷附錄一卷 香宇集三十四卷拾遺一卷 農候雜占四卷 精選唐詩分類評釋繩尺九卷詩譚一卷 快書五十種 柳如是事輯一卷 西堂全集四種附一種 庭訓格言一卷 甌北全集八種 關帝年譜一卷 唐僧弘秀集十卷 [光緒]嘉興府志八十八卷首二卷 二十二子(二十二子彙函) 觀妙齋藏金石文攷畧十六卷 漁洋山人精華錄訓纂十卷目錄二卷自撰年譜二卷 通藝錄十九種附二種 諸子粹言一卷讀史粹言一卷 伐蛟說一卷 武林掌故叢編一百九十種 餘香園雜著一卷 增訂漢魏叢書八十六種 小學弦歌節鈔三卷 稗海四十八種續集二十三種 唐王燾先生外臺秘要方四十卷 葬書五種 皇極經世書傳八卷 拙學齋詩草初編二十四卷續編十卷三編四卷復甦閣詩草八卷松心廬詩草十二卷鐵漢子詩草初編十二卷二編十卷 道源精微歌二卷 國朝事略八卷 瀊熻易攷二卷 曝書亭集八十卷附錄一卷 敲蹻洞章二卷 增廣字學舉隅四卷 藝文類聚一百卷 惜分陰軒史畧摘要一卷 真西山讀書記乙集上大學衍義四十三卷 國朝宋學淵源記二卷附記一卷 草堂詩餘五卷 王文成公全書三十八卷 樂府小令 南華真經旁注五卷 國朝貢舉年表三卷(清順治二年至光緒十二年) 西堂全集四種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