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潛志
书名《歸潛志》
书名 归潜志
作者劉祁
版本舊鈔本
分类子部>小説類
下落皕宋樓藏書志
内容 元劉祁撰 余生八年,去鄉里從祖父游宦於大河之南。時南京爲行宫,因得從名士大夫問學。不幸弱冠而先子殁,其後進於有司,不得志,將歸隱於大皞之墟。一日遭值金亡,干戈流落,由魏過齊入燕,凡二千里。甲午歲復於鄉,蓋年三十二矣。因思向日二十餘年閒所見富貴權勢之人,一時烜赫如火烈者,迨遭喪亂,皆煙消灰滅無餘,而吾雖貧賤一布衣,猶得與妻子輩完歸,是亦不幸之幸也。由是以其所經涉憂患,與夫被攻刼之苦,奔走之勞,雖飯疏飲水,橐中無寸金,未嘗蒂諸胸臆。獨念昔所與交游,皆一代偉人,今雖物故,其言論談笑,想之猶在目,且其所聞所見可以勸戒規鑒者,不可使湮没無傳。因暇日記憶,隨得隨書,題曰《歸潛志》。歸潛者,以所居之堂名之也,因名其書,以誌歲月。異時作史,亦或有取焉。歲乙未季夏之望,渾源劉祁京叔自敘。 孫正憲公之孫諧和伯其字者來訪余,曰:『鄉先生劉神川,宏博衍大之士,倡明道學。會金亂,投蹟于趙陽雷李諸子之間,厭服名議,守素不仕,以衞中州之氣,文章議論一出於正。遭亂後,于鄉有居以自容,扁曰歸潛,默然静學,以休息其心意,抱志未施而没。生平述作既多,其弟歸愚以嘗編類就帙,曰《神川遯士文集》廿二卷,鋟木於世。先君文莊公,鄉序後進,嘗收先生所著《歸潛志》十四卷藏予家。蓋其言論談笑,時事見聞,戒勸規鑒,以足備采擇之録,諧欲繡梓,以垂其名于不朽。』噫!神川一代偉人,世爲賢獻之門,其所志窮理盡性,以至于命,進則以斯道濟當時,退則以斯道覺後世,以永聖脈,一時士大夫尊師之。人文之盛,實所賴焉!孟子謂君子所以教,有成德者,有達材者,有私淑者。神川私淑之徒,成德達材,彬彬輩出。是身雖没,而道不没也。道寄於文,文傳于世。世傳其文,即傳其名矣。夫何憾兹嗟世道升降,人物盛衰?遼金之間殆數百年,太史宜有論載,而舊聞闕逸,後有述者,可無考訂于斯邪?先生諱祁,字京叔,渾源人,神川其自號也。至大辛亥夏五月,盧龍趙穆識其後。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長安獲古編不分卷 長安獲古編一卷附編目一卷 長安獲古編二卷補編一卷 長安獲古編二卷補編一卷 嘉蔭簃藏器目一卷 嘉蔭簃藏器目一卷 雙虞壺齋藏器目一卷 雙虞壺齋藏器目一卷 分類彝器目不分卷 陶嘉書屋鐘鼎彝器款識目錄八卷 石泉書屋藏器目一卷 石泉書屋藏器目一卷 兩罍軒藏器目一卷 兩罍軒藏器目一卷 簠齋藏器目一卷 簠齋藏器目一卷 簠齋藏器目第二本一卷 簠齋藏器目第二本一卷 簠齋藏古册目並題記一卷 簠齋藏古册目並題記一卷 簠齋藏古册目並題記一卷 簠齋吉金目一卷 濰縣陳氏寶簠齋藏古目一卷 濰縣陳氏寶簠齋藏器目一卷 濰縣陳氏寶簠齋金文册目三卷 濰縣陳氏寶簠齋藏金文册目釋二卷 濰縣陳氏寶簠齋藏日照許氏東武李氏利津李氏集金文册目釋一卷 濰縣陳氏寶簠齋藏劉氏集金文册目釋一卷 南海李氏寶召齋吉金目錄一卷 木盦藏器目一卷 木盦藏器目一卷 綴遺齋彝器款識目稿二卷 梅花草盦藏器目一卷 梅花草盦藏器目一卷 攀古廔款識目不分卷 攀古廔款識目一卷 攀古廔金文目一卷 延煦堂金文拓本目一卷 選青閣藏器目一卷 選青閣藏器目一卷 愙齋藏器目一卷 愙齋藏器目一卷 古器考目一卷 晚清二十三家藏器目不分卷 二十三家金文目四卷 二十三家金文目四卷 鬱華閣金文目一卷 日照丁氏藏器目一卷 三代秦漢金文著錄表八卷補一卷 宋代金文著錄表一卷 宋代金文著錄表一卷 宋代金文著錄表一卷 國朝金文著錄表一卷 國朝金文著錄表一卷 國朝金文著錄表一卷 國朝金文著錄表校勘記一卷校補一卷補遺二卷 內府藏器著錄表二卷附錄一卷 袌殘守缺齋藏器目一卷 石廬藏鏡目一卷 元豐金石跋尾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