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名園記
书名《洛陽名園記》
书名 洛阳名园记
作者李格非
版本明仿宋本
分类史部>地理類
下落皕宋樓藏書志
内容 宋李格非撰 山東李文叔記洛陽名園,凡十有九處,自富鄭公而終於吕文穆,其聲名氣焰見于功德者,遺芳餘烈,足以想象其賢。其次世位尊崇與夫財力雄盛者,亦足以知其人經營生理之勞。又其次僧坊以清浄化度羣品,而乃斥餘事,種植灌溉,奪造化之功,與王公大姓相軋。夫洛陽,帝王東西宅,爲天下之中。土圭日景,得陰陽之和;嵩少瀍澗,鍾山水之秀。名公大人,爲冠冕之望;天匠地孕,爲花卉之奇。加以富貴利達,優游閒暇之士,配造物而相嫵媚,争妍競巧於鼎新革故之際,館榭池臺,風俗之習,歲時嬉遊,聲詩之播揚,圖畫之傳寫,古今華夏莫比。觀文叔之記,可以致近世之盛,又可信文叔之言爲不苟且。夫識明智審,則慮事精而信道篤,隨其所見淺深,爲近遠小大之應。於熙寧變更,天下風靡,有所謂必不可者,大丞相司馬公爲首。後十五年無一不如公料者,至今明驗大効,與始言若合符節。文叔方洛陽盛時,足迹、目力、心思之所及,亦遠見高覽,知今日之禍,曰:『洛陽可以爲天下治亂之候。』又曰:『公卿高進于朝,放乎一己之私意,忘天下之治忽。』嗚呼!可謂知言哉。文叔在元祐官太學,丁建中靖國再用邪朋,竄爲黨人。女適趙相挺之子,亦能詩,上趙相救其父,云『何况人間父子情』,識者哀之。今記稱潞公年九十,而杖履東西。按太師丙午生,正紹聖乙亥歲譴逐嶺表立黨之二年,誣謗宣仁聖烈,廢降昭慈獻聖,羣陰已壯,芽櫱弄權,宰相不必斥其名。後内相王明叟指言紹聖當國之人,如操舟者當左而右,當右而左,旁觀者爲之寒心。與文叔所言『放乎□一己之私意,而忘天下之治忽』若相終始。愚故曰:『其言真不苟且也。』噫!繁華盛麗,過盡一時,至於荆棘銅駝,腥羶伊洛,雖宫室苑囿,滌池皆盡。然一廢一興,循天地無盡藏,安得光明盛大,復有如洛陽衆賢佐中興之業乎?季父浮休侍郎詠長安廢興地,有詩云:『憶昔開元全盛日,漢苑隋宫已黍離。覆轍由來皆在説,今人還起古人悲。』感而思治世之難,遇嘉賢者之用心,故重言以書其首。紹興八年三月望日,豳國張琰德和序。 洛陽名公卿園林爲天下第一,靖康後祝融回禄盡取以去矣。予得李格非文叔《洛陽名園記》,讀之至流涕。文叔出東坡之門,其文亦可觀。如論:『天下之治亂,候於洛陽之盛衰;洛陽之盛衰,候於園圃之廢興。』其知言哉!河南邵博記。 晉王右軍聞成都有漢時講堂,秦時城池、門屋、樓觀,慨然遠想,欲一游目,其與周益州帖,蓋所致意焉。近時吕太史有宗少文臥游之語,凡昔人紀載人境之勝爲一編。其奉祠亳社也,自以爲譙、沛、真源,恍然在目,視兖之太極,嵩之崇福,華之雲臺,皆將臥遊之。噫嘻!弧矢四方之志,高人達士之懷,古今一也。顧南北分裂,蜀在境内惟遠,患不往爾,往則至矣。亳、兖、嵩、華,視蜀猶爾封也,欲往其可得乎?然則太史之情,其可悲也已。予近得此記,手爲一通,與《東京記》、《長安》、《河南志》、《夢華録》諸書竝藏,而時自覽焉,是亦臥遊之意云爾。永嘉陳瑗伯玉書。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吞松閣集三十六卷補遺四卷 左海文集十卷 古文摘句不分卷 三賢文集 北齊書五十卷 書經集傳六卷 方言十三卷 四書朱子本義滙叅四十三卷首四卷 典匯十二卷 東萊先生詩律武庫後集十五卷 重訂王鳳洲先生綱鑑會纂四十六卷續宋元紀二十三卷 皇清經解一千四百卷首一卷 繡像義妖前傳六卷五十三回後傳二卷十六回 [乾隆]太谷縣志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學海堂志不分卷 讀史兵略四十六卷 孫淵如先生全集二十三卷 說文解字十五卷標目一卷 欽定夢墨樓法帖十卷 文字發凡一卷 五雅四十一卷 澗于集詩四卷奏議六卷 字彙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董氏叢書十六種 唐人萬首絕句選七卷 管靜山先生全稿三卷 懷永堂繪像第六才子書八卷 靜寄軒詩鍾彚鈔一卷 擬嘉應興山利說帖 欽定七經 字彚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韻法直圖一卷韻法橫圖一卷 御纂周易折中二十二卷首一卷 國史讀本□□卷 新鐫增補周易備旨一見能解六卷朱子筮儀一卷朱子卦辨圖一卷 [同治]上江兩縣志二十九卷首一卷 佛說無量壽經二卷 紅樓夢一百二十卷首一卷 音韻部略不分卷詩音譜略不分卷 保產機要一卷 國朝名人書札二卷 二曲集二十六卷 南陽集六卷 樊山集二十八卷續集二十八卷時文一卷二家詠古詩一卷 金忠節公文集八卷 余忠節公遺文一卷附録一卷 勅建淨慈寺志二十八卷首二卷末一卷 算經十書十種附刻一種 全唐詩九百卷 北海亭詩集四卷文集四卷 二十二子(二十二子彙函) 顔氏學記十卷 周禮精華六卷 國家學綱領 度世慈航二卷 十六國春秋一百卷 六書分類十二卷首一卷 希庵公詩稿不分卷 虎邱山志十卷 臥知齋駢體文初稾一卷外集初稾一卷 卐蓮賦草一卷註三卷續卐蓮賦草一卷註一卷淨土百八詠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