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鄉錄
书名《敬鄉錄》
书名 敬乡录
作者吳師道
版本文瀾閣傳抄本
分类史部>傳記類
下落皕宋樓藏書志
内容 元吴師道撰 《前録》自序曰:師道曩侍先大父傍,及見故時遺老,談鄉里前輩事,頗竊聽一二,遺文殘稾,借玩傳抄,每樂而不厭,然亦恨其時尚少,弗能問而識其詳也。比年諸父淪喪,衣冠道消,出里門無與言儒者。時時番閲故藏,則近因里中火後,散軼已多,俛仰四十年,欲質其事而無從。或子孫僅存者,率遷業變智,問之茫然,反笑怪其不切。嘗發策校庠,舉數人爲問,亦無有能言之者,可勝歎哉!因念蘭溪繇漢隸會稽,後爲三河戍,唐咸淳始置縣。迄宋季,上下千數百年,山川如昨,清英秀美之氣,實鍾于人,其間豈無名世者?而郡志所載,僅六人,且仙佛之徒半之,則記載缺畧可知已。南渡都杭,近在幾甸,文學之風,何啻什百于前?碩儒才士名卿賢相,相望輩出,不可謂不盛矣,易世來未有紀者。若其人名位,論著顯然,固不可泯,不幸而不爲人所稱,今遂浸微,更數十年,豈復有知之者哉?因比次得若干人,畧識本末,間采詩文附焉,無則缺之,非徒尚詞藻也。因其言論風旨,而其學問志節,與夫當時風俗人物亦可㮣見。而祠廟碑志,則又是邦故實之所存,如《東峯亭記》,進士鄉飲題名之屬,亦當在所考,并置于前,名之曰《敬鄉録》也。烏乎!『維桑與梓,必恭敬止』,桑梓猶恭且敬之,況賢者乎?某生也後,弗獲執御于諸老先生,然仰高山而挹遺風,未嘗不振節興起,可不知所自耶?君子之學,上希聖人,生乎吾前者,之所以階而至于聖也。善無往而弗存,歸求有餘,行遠自邇,況朱、吕之傳,有在是者乎?彼其闊視六合而狹小一鄉,凌厲千古而厭薄近代,則與重鄉士、尊前輩之意不類,非某所敢知也。 又《後録》自序曰:宋紹興二十四年,婺通守洪遵修《東陽志》,其紀當代人物,僅僅數人,蓋斷自渡江以前,理則宜然,而其所記,有下及紹興者,又不盡用此例,則所遺固多。仙釋之徒,與賢士大夫孰愈?若滕章敏、宗忠簡輩,又皆出于其前,而不見列,何也?最後《事類》一卷,凡稗官小説,怪誣猥褻之事,涉于婺者,悉不弃。博則博矣,無乃詳于所不必録,而畧于所當録者乎?按吾婺昔隸會稽,後爲東陽郡,以至于今千幾百年矣。晉、魏以前,如江治中、王徵士,非劉孝標之文,則莫得而知,郡志亦失考,而賴是以傳,然猶不得其名,信乎紀載之不可闕也。況自宋中葉以來,材賢繼出,其顯于靖康、炎、紹之際者,皆生于嘉祐以後,涵濡之深,風氣之開,豈苟然哉?忠義功名,宗公當爲第一。下逮乾道、淳熙,吕太史道德文章,鄒魯一方,師表百代,視前世又遠過焉。于是名卿賢相牧伯、大魁碩儒、名人偉士,肩摩踵接,蓋不可勝數。而其季年,北山何公、魯齋王公則又紹紫陽之的傳,至今私淑者猶不失其正,亦盛矣哉!夫其名爵在史編,論著在天下,章章傳頌之,決不遂泯没,無伺纂集可也。特沈微不著者,遺文逸事,稱道殆絶,或地望舛錯,久亦失真,逝者有知,豈無憾于冥冥耶?愚不自量,既集録蘭溪諸賢,因及一郡。兹事體重,而聞見單寡,不能盡知,故所録僅止此,方且與同志博考而具載之,非敢有所舍取也。然初意主于表微,而并及顯者,其或人文俱顯,録所弗及者,亦不無微意焉。吁!士之傳世,視其所立而已。是編不因予録而傳者固多,因予録而傳者間一二,然亦非區區之愚所能使傳也,夫何憮于僭哉?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松鄉先生文集十卷 字彙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韻法直圖一卷韻法橫圖一卷 [道光]鄰水縣志六卷首一卷 [光緒四川]威遠縣志三編四卷 闕里文獻考一百卷首一卷末一卷 小學考五十卷 入楞伽心玄義一卷 國朝蘇州長元吳三邑科第譜四卷 六如居士畫譜三卷 淮揚水利全圖不分卷 賜書堂稿二卷栘晴堂四六二卷壽域頌言一卷萬字祥書一卷省方紀盛一卷 史記菁華錄六卷 楚辭章句十七卷附録一卷 原富五部 新增說文韻府群玉二十卷 王安瀾行述一卷 新刊地理五經四書解義郭璞葬經二卷 重訂汪子遺書□□種 韻學全書十四卷 西堂全集 卷施閣詩二十卷更生齋文甲集四卷乙集四卷詩集八卷詩餘二卷 吳學士文集四卷詩集五卷 帝輿合覽二卷 儀禮圖六卷校錄一卷 路史前紀九卷 劉職方詩八卷 漢蔡中郎集六卷 中東戰紀本末八卷 串雅內編四卷 漆室吟八卷 文心雕龍十卷 袁文箋正十六卷補注一卷 津逮秘書第一集 學詁齋文集二卷 皇清地理圖不分卷 淳化帖集釋十卷 亭林遺書十種二十七卷 嘯盦詞四卷零夢詞一卷 四書集註十九卷 一斛珠二卷 [淳熙]新安志十卷附錄一卷 大清三藏聖教目錄五卷 乍浦紀事詩一卷 四印齋所刻詞 西遊真詮一百回 鷗堂詩三卷遺稿三卷 五朝小說 濟世養生集一卷便易經驗集一卷 卜筮正宗十四卷 東林列傳二十四卷末二卷 續文獻通考二百五十四卷 百將圖傳二卷 增訂漢魏叢書八十六種 止止堂集五卷 橫雲山人集二十七卷 春秋集傳十五卷 [嘉慶]彭縣志四十二卷補遺一卷 碧聲吟館倡酬錄二卷惕齋遺翰一卷 退齋詩稿五卷 角山樓增補類腋六十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