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經會元
书名《禮經會元》
书名 礼经会元
作者葉時
版本元刊本
分类經部>禮類
下落皕宋樓藏書志
内容 宋龍圖閣學士光禄大夫贈開府儀同三司南陽郡國公食邑二千一百户實封一百户謚文康葉時著 《周官》六典,周公致太平之書也。然汩於漢儒之注疏,使聖人之道千載不明。宋之文明,濂、洛諸儒相繼以出,《易》、《詩》、《書》、《春秋》皆有成説。《周禮》一經,又得龍圖閣學士葉文康公,會元而□□表章於世,實可緝濂洛□□備矣。文康立朝正色,與朱紫陽相友善,則講貫之素有不苟然者。余涖政之暇,就其六世孫江浙提學廣居,得其書而讀之,其出入諸經,援引明贍,比事漢、唐,考覈精詳,一洗漢儒之陋,誠有裨於治化者。舊板之廢已久,因重鋟梓,以廣其傳。吁!唐、虞遠矣,後之言治者莫過周公,求周公之治,莫出於《周禮》。有天下國家,舍是無以法矣。則是書□□豈曰小補之哉?至正乙已中秋日,榮禄大夫江浙行省右丞兼同知行樞密院事海陵潘元明序。 昔周公致太平之跡,具載六官,凡天地日月之遠,山川封域之近,禮樂刑政之著,夷狄鳥獸之微,皆經綸區别,無不各得其宜。此聖人精神心術之所寓,傳諸萬世,所當守爲律令而不可忽焉者也。秦人欲肆其暴,而惡六經爲害己,乃盡舉而焚之,其罪可勝誅哉?漢儒掇拾殘編斷簡於烈燄之中,僅千百之十一耳。然皆百孔千瘡,卒未有以理爲之折衷者。河間獻王妄以《考工記》而補《冬官》之闕,蓋亦陋矣。故宋葉文康公生乎百世之下,而確然有見於百世之上,乃取經文之所存者,會而通之,蒐羅櫽括,曲暢旁達,事覈理當,如指諸掌,其《補亡》一篇又皆以經補經,盡洗漢儒附會之陋,譬之美玉有闕,以玉補之,不愈於用石乎?公裔孫,今江浙儒學副提舉廣居奉遺稿獻之江浙行中書右丞滎陽潘公,公命刻諸梓,且寓書,俾余序其篇端。余於文康無能爲役,而於《禮》也則願學焉。既幸其後有人,又嘉潘公之樂善不倦,乃不辭而爲之書。至正二十六年歲丙午正月甲辰,後學臨海陳基序。 先生開府《禮經會元》四卷,凡百篇,錯綜六官,剖括羣務,其於建邦立極、敦禮崇樂之要,靡不該洽。今讀其文,如立文、武、成、康之朝,以與周、召、畢、榮相唯諾也。其書昔授門人丹山翁同父氏,自翁氏復歸家櫝。比年兵革流冘,躬負遺笈,得不失墜。江浙右丞滎陽公敦古尚治,命鋟梓以不朽其傳。噫!聖人之道,具於六經,聖人之治,實存《周禮》。先公以直氣正學,敭歷清要。會權臣革命,僅自法從出典外藩,而志不盡施,則《會元》之傳,以俟後聖者,固有在矣,豈徒資學子討論之益哉?讀者其毋忽。至正二十五年八月吉日,六世孫將仕郎江浙等處儒學副提舉葉廣居百拜謹識。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代數備旨詳草新代數一卷 代數通藝錄十六卷 代數通藝錄十六卷 代數通藝錄十六卷 代數通藝錄十六卷 新撰代數學講義 代數一隅一卷海鏡一隅一卷 代數鑰七卷 新譯代數指二卷 丁氏代數學初步 開方表說一卷 新代數六卷 譯學館初等代數講義 初等平面三角法 高等小學幾何學三卷 三角法難題詳解 三角數理十二卷 三角數理十二卷 三角數理十二卷 三角數理十二卷 三角須知一卷 三角須知一卷 三角須知一卷 弧三角闡微五卷 八線備旨四卷 八線備旨四卷 八線備旨四卷 八線拾級二卷答案一卷 幾線備旨四卷附幾線學總習問一卷 幾線備旨四卷附幾線學總習問一卷 幾線備旨四卷附幾線學總習問一卷 幾線備旨四卷附幾線學總習問一卷 幾線備旨四卷附幾線學總習問一卷 對數表 對數表 對數表 對數表 對數表 對數表 八線對數簡表一卷 八線對數簡表一卷 蓋氏對數表 三角拾遺一卷 三角術 翻譯弦切對數表八卷 對數尖錐變法釋一卷 對數探源二卷 演算法圓理括囊 割錐術課本二篇 曲線須知一卷 曲線須知一卷 曲線須知一卷 圓錐曲線三卷 圓錐曲線 圓錐曲線 圓錐曲線 圓錐曲線 圜率考真圖解一卷 微積溯源八卷 微積溯源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