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選
书名《古詩選》
书名 古诗选
作者王士禎
版本山东巡抚采进本
分类集部>總集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國朝王士禎編。士禎有《古歡錄》,已著錄。此編凡五言詩十七卷,七言詩十五卷。五言自漢、魏、六朝以下,唐代惟載陳子昂、張九齡、李白、韋應物、柳宗元五人。七言古逸一卷,漢、魏、六朝一卷,唐則李嶠、宋之問、張說、王翰四人為一卷,王維、李頎、高適、岑參、李白為一卷。而王昌齡、崔顥二人則稱附錄。五卷以下則唐杜甫、韓愈,宋歐陽修、王安石、蘇軾、黃庭堅、晁說之、晁補之、陸游,金元好問,元虞集、吳萊十三人之詩。而李商隱、蘇轍、劉迎、劉因四人稱附錄。夫五言肇於漢氏,歷代沿流,晉、宋、齊、梁業已遞變其體格。何以武德之后,不容其音響少殊。使生於隋者,如侯夫人《怨詞》之類,以正調而得存。生於唐者,如杜甫之流,亦以變聲而見廢。且王粲《七哀》,何異杜甫之《三別》?乃以生有先后,使詩有去留。揆以公心,亦何異李攀龍唐無五言古詩而有其古詩之說乎?至七言歌行,惟鮑照先為別調。其馀六朝諸作大抵皆轉韻抑揚。故初唐諸人多轉韻,而李白以下始遙追鮑照之體。終唐之世,兩派并行。今初唐所錄寥寥數章,亦未免拘於一格。蓋一家之書,不足以盡古今之變也。至於越人歌惟存二句之類,則校刊者之疏,或以是而議士禎,則過矣。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求古錄禮說十六卷補遺一卷 國朝文錄小傳二卷 竹柏山房十五種附刻四種 航海避碰章程 鹽鐵論十二卷 墅談六卷 觀妙齋藏金石文考略十六卷 東湖叢記六卷 燕市積弊 各項款目 義門讀書記五十八卷 [康熙]濰縣志九卷 南畇文稿十二卷 困學紀聞二十卷 半塘定稾二卷賸稾一卷 楝亭十二種 集古錄十卷 晉國垂棘 南軒文集四十四卷 龍圖案寶卷 思貽堂詩稿十二卷 醫學五則五卷 宋豔十二卷 心箴 戰國策十卷 二家宮詞不分卷 增補事類統編九十三卷首一卷 後漢書九十卷 羅漢子弟書 硯緒錄十六卷 周書五十卷 琴響閣詩鈔二卷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二卷 湖南掌故備考三十五卷 圭塘欸乃集一卷 覺世名言六卷 内閣書目二卷 太玄集注四卷 四書通證 [揚州城内開辦巡警章程] 讀書雜志十卷志餘二卷 真道解疑 左傳事緯十二卷 莊子集解八卷 [劇本雜鈔] 杜詩偶評四卷 食舊德齋雜著 附釋音毛詩注疏七十卷校勘記七十卷 會試硃卷光緒戊戌科不分卷(清光緒二十四年) [雍正]馬龍州志十卷首一卷 南遊記一卷 大學衍義輯要六卷大學衍義補輯要十二卷 陳書三十六卷 [道光]如皋縣續志十二卷 [順治]徐州志八卷 元朝秘史十五卷 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二十卷外集一卷遺文一卷 六經天文編二卷 古今韻會舉要三十卷韻字母一卷 [江蘇無錫]錫山秦氏宗譜十二卷首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