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選
书名《古詩選》
书名 古诗选
作者王士禎
版本山东巡抚采进本
分类集部>總集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國朝王士禎編。士禎有《古歡錄》,已著錄。此編凡五言詩十七卷,七言詩十五卷。五言自漢、魏、六朝以下,唐代惟載陳子昂、張九齡、李白、韋應物、柳宗元五人。七言古逸一卷,漢、魏、六朝一卷,唐則李嶠、宋之問、張說、王翰四人為一卷,王維、李頎、高適、岑參、李白為一卷。而王昌齡、崔顥二人則稱附錄。五卷以下則唐杜甫、韓愈,宋歐陽修、王安石、蘇軾、黃庭堅、晁說之、晁補之、陸游,金元好問,元虞集、吳萊十三人之詩。而李商隱、蘇轍、劉迎、劉因四人稱附錄。夫五言肇於漢氏,歷代沿流,晉、宋、齊、梁業已遞變其體格。何以武德之后,不容其音響少殊。使生於隋者,如侯夫人《怨詞》之類,以正調而得存。生於唐者,如杜甫之流,亦以變聲而見廢。且王粲《七哀》,何異杜甫之《三別》?乃以生有先后,使詩有去留。揆以公心,亦何異李攀龍唐無五言古詩而有其古詩之說乎?至七言歌行,惟鮑照先為別調。其馀六朝諸作大抵皆轉韻抑揚。故初唐諸人多轉韻,而李白以下始遙追鮑照之體。終唐之世,兩派并行。今初唐所錄寥寥數章,亦未免拘於一格。蓋一家之書,不足以盡古今之變也。至於越人歌惟存二句之類,則校刊者之疏,或以是而議士禎,則過矣。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陰遁九局 括囊稿一卷 [道光]武強縣志重修十二卷 續資治通鑑校記 陳書三十六卷 鑑止水齋集二十卷 五種遺規不分卷 知恥齋文集二卷 各省府州廳縣異名錄一卷 憑山閣增輯留青新集三十卷 天瘦閣詩半六卷天補樓行記一卷 輿地廣記三十八卷 顧鳳翔遺集一卷 璞齋集詩六卷詞一卷 度支部軍餉司奏案彙編 國朝山右詩存二十四卷附集八卷 畿輔叢書 勾股六術一卷 [乾隆]續登州府志十二卷 槐蔭書屋詩鈔 從政遺規二卷 續疑年錄四卷 十子十一卷 速興新學條例 佩文韻府一百六卷 蘇省輿地圖說 儀禮私箋八卷 [康熙]羅源縣志十卷 浙東籌防錄四卷 欽定遼史語解十卷 濟北晁先生雞肋集七十卷 類經三十二卷圖翼十一卷附翼四卷 四書答問十二卷 [同治]宿遷縣志十九卷 羣書札記十六卷 文選集釋二十四卷 讀史方輿紀要一百三十卷輿圖要覽四卷 至德志十卷 船山詩草選六卷 [諸城李氏家傳] 武備新書十種 鳳臺祗謁筆記 杜清獻公集十九卷首一卷末一卷補遺一卷校勘記一卷 沈文肅公政書七卷首一卷 夏小正正義一卷 [康熙]瑞安縣志十卷 看破世界 黃氏醫書八種 [光緒]泰興縣志二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同治上海縣誌三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下孟制藝目錄 舊唐書二百卷 醫宗備要三卷 李秀成供 龍圖公案十卷 硯雲甲編八帙 御批歷代通鑑輯覽一百二十卷 說文聲母歌括四卷 說文染指二編 有正味齋詩集十六卷詩續集八卷詞集四卷詞續集二卷南北曲二卷外集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