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錄
书名《精華錄》
书名 精华录
作者王士禎
版本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分类集部>別集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舊本題宋任淵編。淵有《山谷內集注》,已著錄。是集皆摘錄黃庭堅詩文。前有《淵序》,不著年月。又有朱承爵題詞,稱嘗得其《目錄》,蓋宋元祐間刻版,而亡其文。心寶其名而竊病其實。久之始獲旁稽載籍,緣目尋詞,以還故物。若《太史大全詩》,《宋文鑒》、《文苑英華》、《文翰類選》、《光岳英華》諸集悉掇拾無遺云云。考庭堅卒於徽宗崇寧四年乙酉。是書之選雖無年月,然稱黃太史《山谷集》幾萬篇,嘗節其略而謬注三十之一也,則成於所注《內集》后。《內集注》中已稱徽宗為徽考,鄱海許尹敘《內集注》亦稱作於紹興時。此集既刻於元祐中,何以反在其后。且《錄》中詩文以本集年月核之,已有崇寧中作,何以預刻於元祐時。集中之目,亦往往與本集不合。如《夜發鄂渚曉泊漢陽親舊攜酒追送》一題,是時庭堅自武昌赴宜州貶所,故親舊追送至於漢陽。此本割裂其文,作《漢陽親舊追送》,則親舊屬之漢陽,“追送”字不可通矣。又用前韻《贈高子勉》一題,乃庭堅自用其韻,本集可考。此本乃作《和高子勉》,則事實全乖矣。《謝公定和二謝秋懷邀予同作》一題,有末四字,乃見倡和之意。此本無此四字,則《謝公定自和二謝》,與庭堅無關矣。甚至《雙井茶詩》“人間風日不到處”四句,乃七言古詩之前半,而割為絕句,改其題曰《內直觀化》。第十一首之《竹筍初生》一絕,改其題曰《二月江南》。《修水記》一篇乃取庭堅《書幽芳亭》一篇,摘其中一段,而略增末數語。其馀竄亂,不可勝數。淵所注《內集》,年經事緯,考證詳明,何以此集憒憒至此。至於所錄集中不載諸詩,《西湖徙魚和蘇公》二首,乃陳師道三首之二,見《后山集》中。淵亦嘗注師道詩,何以兩集并收,漫無一語之訂正。其《新竹》一首,乃陸游詩,題曰《東湖新竹》,見《劍南集》中,淵何以能於數十年前預見之。其為偽托,固可不攻而破。且《承爵序》既稱緣目尋詞,集中一題數首者,目中并無明文。云摘選某首,何以摘選者較多。又稱所采之詩有《文苑英華》,乃宋太宗時宋白等奉敕編撰,所錄詩文,止於唐代,何以有庭堅之作。排律之名,唐、宋、元人皆無之,舊集具存,可以覆案。至元末楊士宏所選《唐音》,始以排律標目。明初高棅選《唐詩品匯》,仍之不改,乃沿用至今。何以此本刊於宋時,已有五言排律。其為承爵依托為之,亦確鑿無疑。何景明曰:“山谷《精華錄》任淵選者,其所采取,多不愜人意。”王士禎曰:“《精華錄》八卷,有天社任淵《自序》,《錄》中取舍,未愜人意。”張宗柟亦曰:“觀其錄取大意,只以備體,且多闌入游戲之作,非上選也。”宗柟所見者稱嘉靖間摹宋槧本,士禎所見者稱明章邱李開先家宋槧本,皆在承爵之后。何景明雖正德時人,而比承爵亦差后。蓋皆即承爵此刻,托諸宋槧。觀士禎所記《任淵序》,與此本不異一字。而承爵之《序》與《淵序》貌為軋茁,如出一手。其作偽之跡,固了然矣。向來藏書之家,珍為秘笈,蓋以名取之,未及一一核其實耳。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玉山名勝集不分卷外集一卷草堂雅集十六卷 列子八卷 [湖南漢壽]李氏重修族譜不分卷 留師閣詩集一卷 煎茶水記一卷 大乘中觀釋論九卷 莆陽比事七卷 桑橋詩稿不分卷 新昌縣志二十卷農事調查一卷沃洲詩存一卷文存一卷 音學辨微一卷 葭洲書屋遺稿一卷 石經齋精選十四科詩正 東國史畧六卷 許子詩存一卷文存一卷 南華真經殘卷校記一卷 周禮補亡六卷 量齋詩鈔二卷 鎖園嚴氏宗譜□卷 宣統元年己酉科浙江選拔貢卷一卷 古樂筌蹄九卷 [康熙]西鄉縣志十卷 [湖南湘潭]中湘古潭陳氏支譜六卷 道光九年己丑科會試硃卷一卷 測量釋例八卷 蓮臺仙會品 河圖括地象 佛說菩薩本業經一卷 問琴閣叢書二十種 安南志略三卷 青巖禦冠實錄一卷 並世集 鈍叟存稿六卷 霍亂論二卷 梧生駢體文鈔一卷 太華紀遊略一卷太白紀遊略一卷 續性命圭旨一卷 貨布文字考四卷說一卷 演道俗業經一卷 [浙江義烏]義烏澤川金氏宗譜□卷 中學參同不分卷 江南籌辦地方自治總局特别開會啓一卷 太公兵法逸文不分卷 文昌帝君遏慾勸孝文不分卷 [道光]武城縣志續編十四卷首一卷 大乘方廣曼殊室利菩薩華嚴本敎贊閻曼德迦忿怒王真言大威德儀軌品一卷 古今書錄一卷 大戴禮記十三卷 廣大發願頌一卷 十藥神書註解一卷 蓬萊吳灌先著述三種 國策編年一卷 過雲樓日記不分卷 射山詩抄一卷 駱丞集註(駱丞集)四卷 [光緒]續修平利縣志十卷 十國宫詞五卷 水村居士詩八卷 論語魯讀攷一卷 真山老夫子女科八十症 書經旁訓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