遜志齋集
书名《遜志齋集》
书名 逊志斋集
作者方孝孺
版本内府藏本
分类集部>別集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明方孝孺撰。孝孺有《雜誡》,已著錄。是集凡雜著八卷,書三卷,序三卷,記三卷,題跋一卷,贊一卷,祭文、誄、哀辭一卷,行狀、傳一卷,碑、表、志一卷,古體詩一卷,近體詩一卷。史稱孝孺殉節后,文禁甚嚴。其門人王稔藏其遺稿,宣德后始稍傳播,故其中闕文脫簡頗多。原本凡三十卷,《拾遺》十卷,乃黃孔昭、謝鐸所編。此本并為二十四卷,則正德中顧璘守臺州時所重刊也。孝孺學術醇正,而文章乃縱橫豪放,頗出入於東坡、龍川之間。蓋其志在於駕軼漢唐,銳復三代,故其毅然自命之氣,發揚蹈厲,時露於筆墨之間。故鄭瑗《井觀瑣言》稱:“其志高氣銳,而詞鋒浩然,足以發之。然圣人之道,與時偕行。周去唐、虞僅千年,《周禮》一書已不全用唐、虞之法。明去周幾三千年,勢移事變,不知凡幾,而乃與惠帝講求六官改制定禮。即使燕兵不起,其所設施,亦未必能致太平。正不必執講學家門戶之見,曲為之諱。惟是燕王篡立之初,齊、黃諸人為所切齒,即委蛇求活,亦勢不能存。若孝孺則深欲藉其聲名,俾草詔以欺天下。使稍稍遷就,未必不接跡‘三楊’。而致命成仁。遂湛十族而不悔.語其氣節。可謂貫金石、動天地矣。文以人重,則斯集固懸諸日月,不可磨滅之書也。”。都穆《南濠詩話》曰:“《方正學先生集》,傳之天下,人人知愛誦之。”但其中多雜以他人之詩,如《勉學》二十四首,乃陳子平作;《漁樵》一首,乃楊孟載作;又有《牧牛圖》一絕,亦元人作。然兩集互見,古人多有。今姑仍原本錄之,而附存穆說備考焉。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讀史快編:75卷 日本七十三義俠傳:3卷 繪圖宋史通俗演義:10卷 100回 長垣縣志:10編,附附錄、增記 瀕和脈訣奇經考:2種 文獻通考:348卷,考証2卷 董膠西集:一卷 推背圖:不分卷 鐵拐李度金童玉女:1卷 乾道臨安志:15卷 傷寒明理論:三卷 大義覺迷錄:4卷 陽曲縣志:十六卷 東岩周禮訂義:八十卷 御製曆象考成:上編十六卷下編十卷 表十六卷 豫河續志:[河南]:20卷,外編1卷,圖1卷 十二先生詩宗集韻:二十卷 上虞縣志校續:50卷,卷首1卷,卷末1卷 四焉齋文集:8卷, 詩集6卷, 附梯仙閣餘課 唐六如畫譜:2卷 史記集解:130卷 巢經巢遺詩:四卷 蓼齋集:四十七卷,後集五卷 程一夔先生哀榮錄 虔臺逸史:1卷 洞庭山禁革現總案:不分卷 浪跡續談:8卷 名人書畫:10集 詩人玉屑:二十卷 原儒:2卷 女舉人:17回 硯緣集錄 崑新兩縣志補遺訂訛:[道光]:不分卷 石樵先生遺集:4卷 光緒九年癸未科會試同年齒錄:不分卷 均藻:6卷 本經逢原:4卷 梨園按試樂府新聲:3卷 乙亥志稿:[民國]:4卷 鑄史駢言:12卷 三壇傳戒正範:4卷 浩然齋視聽抄 毛詩故訓傳定本小箋:30卷 夢溪筆談補校:[1卷] 兩當縣新志:[道光]:12卷,首1卷 張文襄公年譜:十卷 丹鉛總錄:27卷 八旗滿洲蒙古漢軍驍騎營汛地 南菁書院叢書 東坡先生全集:75卷 貴州通志:四十六卷,首一卷 周秦名學三種:3卷,卷首,附錄 春暉堂叢書 兩廣鹽法志:35卷,卷首:1卷 十種古逸書:10種 太鶴山人集:13卷 [道光]遵義府志:48卷 忍字輯略:5卷 泰安府志:[乾隆]:30卷,卷前1卷,首2卷 重修長壽縣志:[光緒]:1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