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符經講義
书名《陰符經講義》
书名 阴符经讲义
作者夏元鼎
版本浙江巡抚采进本
分类子部>道家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宋夏元鼎撰。元鼎字宗禹,自號云峰散人,永嘉人。是編以丹法釋《陰符》之旨。卷末附內外三關圖、日月圣功圖、奇器萬象圖、三教歸一圖、先天后天圖、上下鵲橋圖、七十二候圖、五行生成圖,各系以說。案《漢志》道家、神仙家截然兩派,《陰符》三百八十四字,本李筌自撰而自注之。筌注不言爐火,則為道家之言而非神仙家言可知。后人注筌之書,乃不用筌之自注,郢書燕說,殆類鑿空。然《參同契》不言《易》,陳摶引以言《易》,遂自為一家。《陰符經》不言丹,此書引以言丹,亦遂自為一家,遞相傳授而不能廢。故今於《陰符》一書,錄六家之注以存其初義,復錄此書以備其旁支,所謂從同同也。其馀衍此兩派者則不更錄焉。二氏之書,姑存崖略而已,不必一一窮其說也。是書前有寶慶二年樓昉序,稱元鼎少從永嘉諸老游,好觀《陰符》,未盡解。后遇至人於祝融峰頂,若有所授者。后取《陰符》讀之,章斷句析,援筆立成,若有神物陰來相助云云。蓋方術家務神其說,往往如是也。又有寶慶丙戌留元剛云峰入藥鏡箋序一篇,及元鼎自記、自序二篇,寶慶丁亥王九萬后序一篇,俞琰《席上腐談》稱元鼎注《陰符》、《藥鏡》、《悟真》三書,真西山為之序,與諸序所言悉合。今未見其入《藥鏡》、《悟真篇》二注,而此本已無德秀序,殆傳寫佚之。然德秀《西山文集》亦不載其文,則莫喻何故矣。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農工商部統計表:光緒三十四年 閆古古全集:6卷 國秀集:三卷 續禮記集說:100卷 通鑒類纂:二十卷 新刻五更裡誇誇調:1卷 高邑縣志:[民國]:13卷,首1卷 厲樊榭先生年譜:1卷 美國博物大會記:一卷 東萊先生音註唐鑑:二十四卷 古學彙刊:1,2集 南宋制撫年表:2卷 梵綱經菩薩戒略疏:八卷 蛻菴詩:4卷 江蘇省例:[同治2年至光緒23年] 九國間關於中國關稅稅則之條約:不分卷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100卷 書生初見:1卷 齊河縣鄉土志:1卷 雲中紀程:2卷 紅石山房初稿:四卷 青山集:8卷 韻鏡新解 建寧府志:[嘉靖]:21卷 李忠愍公集:1卷 舊唐書:200卷 汾州府志:[乾隆]:34卷,首1卷 歐戰後之中國:經濟與教育:3章 晁文元公道院集要:3卷 左國腴詞:8卷 顏子 顏氏家訓:2卷 舜水遺書:四種 附錄 1卷 報號:1本 衛藏通志:16卷,卷首:[1卷] 四書章句集註:26卷 嘉應平寇紀略:[1卷] 澹如軒詩鈔:1卷 詞鈔 1卷 尚書辨解:10卷 [廬江劉氏]清芬錄:2卷 籟紀:三卷,附誌銘 皇明通紀:27卷 鄞縣志:75卷 論語集注旁證:20卷 秋海棠倡和集:6卷,續集1卷,三集1卷 北墅抱翁錄:一卷 脫囊頴:一卷 尚書札記:4卷 懷賢録:1卷 四書五經字考:十一卷 兩淮戡亂記 木皮散人鼓詞:一卷 附東林點將錄一卷 水品 威遠縣志:[乾隆]:8卷,首1卷 悟園文存 題名集古錄目 黃氏宗譜:[卷數不詳] 小山類藳選:20卷 清朝駢體正宗評本:12卷 五經贊: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