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子
书名《金華子》
书名 金华子
作者劉崇遠
版本永乐大典本
分类子部>小說家類>雜事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南唐劉崇遠撰。崇遠家本河南,唐末避黃巢之亂,渡江南徙。仕李氏為文林郎,大理司直。嘗慕皇初平之為人,自號金華子,因以為所著書名。崇遠有自序一篇,頗具梗概。序末題名,具官稱臣,不署年月。而書中所稱烈祖高皇帝者,乃南唐先主李昪廟號,又有昇元受命之語,亦南唐中主李景紀年,晁公武《讀書志》乃以為唐人,陳振孫《書錄解題》則泛指為五代人,宋濂《諸子辨》則并謂其人不可考。諸說紛紜,皆未核其自序而誤也。其書《宋·藝文志》作三卷,世無傳本,惟散見《永樂大典》者蒐輯尚得六十馀條。核其所記,皆唐末朝野之故事,與晁氏所云錄唐大中后事者相合。其中於將相之賢否,藩鎮之強弱,以及文章吟詠,神奇鬼怪之事,靡所不載,多足與正史相參證。觀《資治通鑒》所載宣宗對令狐綯,李景讓稟母訓、王師范拜縣令、王式馭亂卒諸事,皆本是書,則司馬光亦極取之。惟其紀劉鄩襲兗州一條以兗帥為張姓,而考之五代歐、薛二史,則當時兗帥實葛從周,不免傳聞異詞。然要其大致,可信者多,與《大唐傳載》諸書摭拾委巷之談者,相去固懸絕矣。胡應麟《九流緒論》乃以鄙淺譏之。考應麟仍以崇遠為唐人,不糾晁氏之誤,知未見其自序。又取與劉基《郁離子》、蘇伯衡《空同子》相較,是并不知為記事之書,誤儕諸立言之列。明人詭薄,好為大言以售欺,不足信也。謹裒綴編次,分為二卷,而以崇遠原序冠之簡端,以存其略焉。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勾股演代五卷 類證普濟本事方十卷 國朝遺事紀聞 禪源諸詮集都序四卷 日知錄集釋三十二卷日知錄刊誤二卷續刊誤二卷 嶺西公牘彙存十卷 [光緒]長子縣志二十卷首一卷 葆淳閣全集二十六卷 皇朝文獻通考三百卷 列子八卷 金華文萃書目提要八卷 劉向說苑二十卷 六事箴言一卷 元詩選癸集十六卷 綱鑑總論二卷 道神足無極變化經四卷 王氏醫案二卷王氏醫案續編八卷 自然好學齋詩鈔十卷 說文解字十五卷 杜工部文集二卷 詩比興箋四卷 古唐詩合解十二卷古詩四卷 [乾隆]汀州府志四十五卷首一卷 宋學士文粹十卷補遺一卷 史記一百三十卷 永嘉禪宗集註二卷 金剛新眼疏經偈合釋二卷 [光緒]續修睢州志十二卷首一卷 [同治]鄖縣志十卷首一卷 日本遞信省職制 約退齋辨症錄六卷 翠螺閣詩稿 小學纂注六卷 張端木錢錄十二卷 海角續編一卷 資治通鑑二百九十四卷 [咸豐]安順府志五十四卷首一卷 二如亭群芳譜二十八卷 說鈴二集五十二種 傷寒治例一卷 晏子春秋七卷 古文苑二十一卷 三指禪三卷 孟子□□卷 宋六十名家詞八十九卷 右台仙館筆記十六卷 安事齋詞錄二卷 韓非子二十卷識誤三卷 二家詩鈔二十卷 [同治]靈壽縣志十卷末一卷 經文囊括十卷 賣水寶卷 造屋三知 今文尚書授受源流一卷古文尚書授受源流一卷 曾惠敏公全集四種十七卷 呆齋公年譜一卷 天演論二卷 籌蒙芻議二卷 管子二十四卷 陳忠裕全集三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