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求集注
书名《蒙求集注》
书名 蒙求集注
作者李瀚
版本江苏蒋曾莹家藏本
分类子部>類書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晉李瀚撰。瀚始末未詳。考李匡乂《資暇集》,稱宗人瀚作《蒙求》,則亦李勉之族。又《五代史·桑維翰傳》稱,初,李瀚為翰林學士,好飲而多酒過,晉高祖以為浮薄,當即其人也。其注不著撰人名氏。案陳振孫《書錄解題》曰:《補注蒙求》八卷,徐子光撰。以李瀚《蒙求》句為之注,本句之外,兼及他人事。所言與此書相合,惟八卷之數與此本二卷不同。然此本卷帙頗重,蓋后人以八卷合并也。其書以《蒙求》原文冠於卷首,后以每二句為一節,各為之注。注雖稍嫌冗漫,而頗為精核。如呂望非熊句,以《六韜》原文無非熊字,則引崔骃《達旨注》始用非熊以明之,周嵩狼抗句,以《晉書》嵩傳作抗直,則引《世說新語》本作狼抗以明之。賈誼忌鵩句,以《鵩賦》無忌字,則引孔臧《鸮賦》賈生有識之士忌前鵩焉以明之。燕昭筑臺句,以《史記》乃筑宮非筑臺,則引孔融《與曹操書》、鮑照《樂府》皆稱筑臺以明之。胡昭投簪句,以本傳無投簪字,則引摯虞所作《昭贊》以明之。如斯之類,皆為不茍。凡其事未詳,而舊注所說莫知何據者。如趙孟疵面、子建八斗、蘇章負笈、申屠斷鞅、龍逢版出、何謙焚詞之類,皆疑以傳疑,亦不失詳慎。其中偶爾失檢者,朱翌《猗覺寮雜記》嘗摘其毛寶、韓壽二事。今考紀瞻出妓句,事見《世說新語》,舊注所引不誤,而云今本不載。江革忠孝句,事見《南史》,乃以為后漢之江革,改忠孝為巨孝。顏叔秉燭句,云事出毛公《詩傳》,今詩傳實無此文。皆不免小舛。又如劉惔傾釀句,乃誤讀《世說》以傾家之傾為傾酒之傾,亦失於糾正。然大致淹通,實初學之津筏也。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晦庵題跋三卷 類編標註文公先生經濟文衡前集二十五卷後集二十五卷續集二十二卷 莊子因六卷 西泠五布衣遺箸 易卦大義合鈔不分卷 西夏紀事本末三十六卷首二卷 浙江形勝詩鈔不分卷 葵窗詞稿一卷 青泥蓮花記十三卷 重刊併音連聲韻學集成十三卷 游冥錄不分卷 勞氏碎金三卷附錄一卷 欽定同文韻統六卷 [雍正]處州府志二十卷 唐人選唐詩八種二十三卷 龍谿王先生文錄鈔九卷 律賦合鈔不分卷 元史二百十卷 水經注圖一卷附録一卷 [光緒]黃巖縣志四十卷首一卷附録一卷 李氏音鑑六卷首一卷 湘軍記二十卷 讀書紀數略五十四卷 海鷗小譜一卷 經籍舉要一卷附錄吳晴舫學使告示六條一卷附家塾課程一卷附中江講院添設季課示一卷 證學編一卷 可自怡齋試帖詩註釋二卷 古今楹聯彚刻小傳十二集 龔端毅公奏疏八卷末一卷 尺牘碑刻不分卷 增訂南詔野史二卷 周易易經四卷 續刻金石三例三種 抗希堂十六種 墨妙亭碑目考二卷 大清律例彙輯便覽四十卷督捕則例附纂二卷五軍道里表一卷三流道里表一卷 儀禮問津一卷 蜚雲閣凌氏叢書六種四十卷 虞文靖公道園遺稿詩八卷 亞東各國約章不分卷 滄溟先生集三十卷附錄一卷 竹石居文草四卷詩草四卷詞草一卷 [乾隆]饒陽縣志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漢魏詩鈔五卷 崇文書局彙刻書三十三種 武備志二百四十卷 微積溯源八卷 六經圖二十四卷源流一卷 四書貫解十九卷 [宣統]重修恩縣志十卷首一卷 逃僊草□□卷 唐書二百二十五卷 文選六十卷 唐宋八大家類選八卷 織錦回文詩一卷 [光緒丁酉科]山東鄉試硃卷不分卷 藏書紀事詩七卷 潑墨軒詩草六卷 奕學會海四卷 欽定篆文六經四書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