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麓漫抄
书名《雲麓漫抄》
书名 云麓漫抄
作者趙彦衛
版本浙江巡抚采进本
分类子部>雜家類>雜說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宋趙彥衛撰。彥衛字景安,紹熙間宰烏程,又通判徽州。此書有開禧二年序,自署新安郡守。其所終則不可考矣。據自序,初名《擁爐閑記》,本止十卷,先刻於漢東學宮。后官新安,并刻后五卷,始易今名。案《文獻通考》載《云麓漫抄》二十卷,又續二卷,與自序不符,豈其后此十五卷之外又有所增,抑《通考》誤十卷為二十卷,誤續五卷為二卷也。世傳朱彝尊《曝書亭》所抄宋本,乃止十卷,是此書原非一本,未能斷其孰是矣。書中記宋時雜事者十之三,考證名物者十之七,其記事於秦檜父子無貶詞,而枉殺曲端一事,遺張浚而獨歸王庶,又稱勘端反狀,殊為曲筆,其考證頗為賅博。中有偶然紕漏者,如謂《論語》翔而后集,當非一雉,不知《詩》如集于木,《春秋外傳》獨集於枯,《家語》有隼集于陳庭,皆非群棲義也。謂魏之如姬乃取尊如王姬之意,不知古有如姓。而宋玉之賦神女,呂不韋之奉異人,戰國之時,以姬為媵侍美稱久矣。他如芙蓉花根為斷腸草。乃陶宏景《名醫別錄》之說,而引為老圃之言以解李白詩。《周禮》冬官散在五官,乃俞庭椿復古之說,而矜為獨見。至於以孟婆為元冥之配,以阿房宮之阿為阿嬌、阿連之阿,以《詩》不顯文王證太宗派下趙不衰等命名之非。而壽亭侯印一條,與《三國志》剌謬,米元章評書一條,與所作《書史》互異,皆不能知其依托,均為瑕類。然而辨《十八學士圖》乃欽宗畫賜張叔夜、李綱,誤題為閻立本,又開元亦有十八學士,不止太宗,辨以黑為盧即《尚書》盧弓之訓,非北方土語,辨行香非國忌之禮,辨《史記·龜策傳》諸兆之名,辨王獻之保母墓磚之偽,辨《博古圖》誤駁《三禮圖》,辨王莽律權石,辨羅靖碑非父子同名,辨墓祭已見《周禮》,辨蕭翼無賺蘭亭事,皆言有根據,足資考核。至於呂大防《長安圖》,原書已佚,此存其概。唐制科之名目,與宋送迎金使之經費,皆史志之所未詳,自序以為可敵葉夢得《避暑錄話》,殆不誣也。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車制考一卷 九水山房文存二卷 靈臺小補一卷 集異記一卷 念堂詩鈔一卷 資治通鑑綱目五十九卷 中州人物考八卷 玉山草堂雅集十三卷 秋聲集四卷 中說十卷 醒予山房文存八卷 關尹子文始真經一卷 南京古物保存所說明書一卷 幽夢影續評一卷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一卷 [浙江義烏]錢塘孫氏重修宗譜七卷 循陔園集八卷 大明御製玄敎樂章一卷 古杭夢遊錄 [江西婺源]清華胡氏族譜六卷 古周易一卷 東江疏揭塘報節抄八卷 也是園藏書目九卷 越絕書十五卷附札記一卷 慶遠府一卷 [浙江東陽]東陽杞國樓氏宗譜十一卷首一卷 外藩疆理考一卷 古文雜著二卷 船政不分卷 文淵閣陳設册不分卷 覺廬遺詩一卷 度世品經六卷 闡道要言 石谷洞庭秋色圖長卷一卷 拉章扎西溪概况 靈石山房稿一卷 書稿十五卷 詩法易簡録十四卷録餘緒論一卷古韻圖説一卷 河圖聖洽一卷 陶庵集一卷 岳陽紀勝彙編四卷 趁心願三回 洛陽伽藍記五卷 老子義残一卷 楮記室十五卷 書本草 澹香齋詠史詩一卷 新编顏子五卷 唐詩五言畫譜一卷七言畫譜一卷 俗說一卷 忠義璇圖不分卷 江鄉節物詩一卷 伊濱集二十四卷 登嶧山記一卷 [光緒]太倉直隸州志四十卷 [浙江蘭溪]龍門范氏宗譜不分卷 廉矩一卷 璿源續譜 湘州滎陽郡記一卷 水師操練十八卷首一卷附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