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鉛餘錄·
书名《丹鉛餘錄·》
书名 丹铅余录·
作者楊慎
版本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分类子部>雜家類>雜考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明楊慎撰。慎有《檀弓叢訓》,已著錄。慎博覽群書,喜為雜著。計其平生所敘錄,不下二百馀種。其考證諸書異同者,則皆以丹鉛為名。顧其《志攬茝微言》曰:古之罪人,以丹書其籍。《魏志》緣坐配沒為工樂雜戶者,用赤紙為籍,其卷以鉛為軸。升庵名在尺籍,故寄意於此也。凡《馀錄》,十七卷,《續錄》十二卷,《閏錄》九卷。慎又自為刪薙,名曰《摘錄》,刻於嘉靖丁未。后其門人梁佐裒合諸錄為一編,刪除重復,定為二十八類,名曰《總錄》,刻之上杭。是編出而諸錄遂微。然書帕之本,校讎草率,訛字如林。又守土者多印以充饋遺,紙墨裝潢,皆取給於民。民以為困,乃檄毀之。今所行者皆未毀前所印也。又萬歷中四川巡撫張士佩重刊慎集,以諸錄及《談苑醍醐》等書刪并為四十一卷,附於集后,今亦與《總錄》并行。此本惟有《馀錄》、《續錄》、《摘錄》而闕《閏錄》,然有梁佐之《總錄》,則《閏錄》亦在其中。四本相輔而行,以《總錄》補三錄之遺,以三錄正《總錄》之誤,仍然慎之完書也。慎以博洽冠一時。使其覃精研思,網羅百代,竭平生之力以成一書,雖未必追蹤馬、鄭,亦未必遽在王應麟、馬端臨下。而取名太急,稍成卷帙,即付棗梨,饾只為編,飣成雜學。王世貞謂其工於證經而疏於解經,詳於稗史而忽於正史,詳於詩事而略於詩旨,求之宇宙之外而失之耳目之內,亦確論也。又好偽撰古書以證成己說,睥睨一世,謂無足以發其覆,而不知陳耀文《正楊》之作,已隨其后。雖有意求瑕,詆諆太過,毋亦木腐蟲生,有所以召之之道歟!然漁獵既富,根柢終深。故疏舛雖多,而精華亦復不少,求之於古,可以位置鄭樵、羅泌之間。其在有明,固鐵中錚錚者矣。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四書補註備旨題竅滙參十卷 全史宮詞二十卷 金昌截鐙圖不分卷 四元玉鑑細草三卷附四元釋例一卷 [光緒壬辰科]會試朱卷 陳伯玉文集三卷詩集二卷附錄一卷 啟禎記聞錄八卷 小學不分卷 [光緒]長汀縣志三十三卷首一卷末一卷 後漢書一百二十卷 王黃州小畜集六十二卷 嘉樂齋三蘇文範十八卷 顯志堂集十二卷 [光緒]桐鄉縣志二十四卷首四卷附四卷 欽定通典考證一卷通志考證三卷通考考證三卷 佐治藥言一卷學治臆說二卷 仙心閣詩鈔四卷 脈經十卷 枳記二十八卷 [道光]金縣志十三卷首一卷 字彚十二集首一卷末一卷 禮表一卷 元和郡縣圖志闕卷逸文三卷 [隨園三十種] 史事論甲編十卷乙編六卷丙編四卷丁編四卷 [乾隆]吉安府志七十四卷首三卷 鎮江剿平粵匪記二卷 不藥良方二卷續集十卷 皇朝經世文續編一百二十卷 本草綱目五十二卷首一卷 新輯繪圖全續彭公案四卷 左文襄公全集六種 四川通志循吏傳草檢一卷 非石日記鈔一卷 鮚埼亭集三十八卷首一卷全謝山先生經史問答十卷鮚埼亭集外編五十卷 儀禮喪服輯略一卷喪服雜說一卷 三峰藏禪師山居詩一卷三峰三十景詩一卷 星軺日記類編七十六卷 漢書地理志校注二卷識語一卷 儒林宗派十六卷 團匪肇亂紀略 二餘堂叢書十二種二十四卷 春秋朔閏至日考三卷 惜抱軒全集十六卷 洗冤錄詳義四卷 [光緒]武緣縣圖經八卷附勘誤表 [弘治]重刊興化府志五十四卷 易經大全會解四卷 行素居文鈔六卷 詩毛氏傳疏三十卷附毛詩傳義類十九篇鄭氏箋考徵一卷毛詩音四卷毛詩說一卷 紫霞度劫指迷九部真經不分卷 近村居詩鈔五卷 雙鳳奇緣傳二十卷八十回 拾雅二十卷 笙月詞四卷 景德鎮陶錄十卷 需時眇言十卷 [乾隆]湖州府志五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湟中行紀不分卷 歷代名臣傳節錄三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