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考·
书名《古今考·》
书名 古今考·
作者方回|魏了翁
版本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
分类子部>雜家類>雜考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古今考》一卷,宋魏了翁撰。《續古今考》三十七卷,元方回撰。回字萬里,號虛谷,歙縣人。宋景定壬戌別省登第。官提領池陽茶鹽,遷知嚴州。入元為建德路總管。了翁以古制多不可考,兩漢諸儒惟據叔孫通所定某物猶今之某物,孔、賈諸疏則又謂去漢久遠,雖漢制亦不可考,乃即《漢書》本紀所載隨文辨證,作《古今考》。前有自序一則。然其書未成,僅得二十條,又有錄無書者四條。咸淳丁卯,回得手稿于了翁之子,乃推衍其意,續成是編。并載了翁原書,而各附論于條下,以鶴山先生曰,紫陽方氏曰別之。其無書四條,回亦補其劉媼夢與神遇一條,并發例于下曰:鶴山原書有此題而文闕,今回以意補之,加紫陽方氏曰五字。后此皆回所撰,不再書此五字。或引古于前,則復書之云云。案回之所續,亦以《漢書》本文標目,而于歷代制度推類以盡。其余如拔劍斬蛇條下則附《廣劍考》,范增舉玉玦條下則附《玉佩考》,蓋特借《漢書》一物之名,推求古制,而與史家本文則絕不相涉也。然了翁所考多在制度,回則以在宋之日獻媚賈似道,似道勢敗又先劾之,既反覆陰狡,為世所譏。及宋亡之時,又身為太守,舉城迎降于元,益為清議所不齒。老而無聊,乃倡講高帝紀寬仁愛人四字,牽引程、朱以來諸儒論仁之語,至列目十有二篇,一字之義盈一卷,未免涉于支離。然回人品心術雖不足道,而見聞尚屬賅洽,所考多有可取者,并了翁書錄之,亦不以人廢之義也。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柈湖文集十二卷 資治通鑑外紀十卷目錄五卷 易經通注九卷 江西賣雜貨 格致譜二十四卷 金剛經集注四卷 文史通義八卷 儀衛軒文集十二卷詩集五卷 春秋例表一卷 校正孔氏大戴禮記補注三卷 翠微山房數學十二種 儀禮約編二卷 學海堂三集二十四卷 蘇潁濱年表一卷 左傳紀事本末五十三卷 西游記 石山醫案三卷附録一卷 [光緒]漳州府志五十卷首一卷 四書釋地辨證二卷 漁洋山人文略十四卷 約章成案匯覽甲篇十卷 公是弟子記四卷 西湖百詠二卷 陶淵明集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龍川文集三十卷補遺一卷附錄二卷札記一卷 莫愁湖楹聯便覽 甬上族望表二卷 尾蔗叢談四卷 [道光]涇陽魯橋鎮志五卷 大清中樞備覽 梅崖居士文集三十卷首一卷外集八卷 後漢書九十卷 皖城試錄不分卷 [各地教民案目錄] 眼福編初集十四卷二集十五卷三集七卷 紀氏嘉言四卷 通志堂經解一百四十種一千八百六十卷 白雲集四卷首一卷 巢經巢詩鈔九卷後集一卷 詠物詩選八卷 涉園集二十七卷 增廣尚友錄統編二十二卷 易堂問目四卷 昭代名人尺牘續集二十四卷 守經堂詩集十卷 東周列國全志二十三卷 春秋繁露十七卷題跋附錄一卷 竹雪軒印集八卷 古詩源十四卷 惠園詩鐘錄不分卷 楞伽經跋多羅寶經會譯四卷 袁氏藝文志 百種花箋譜 玉堂字彙四卷 庸庵文續編二卷海外文編四卷 四中閣詩鈔二卷 清芬錄不分卷 寰宇瑣記十二卷 六家文選六十卷 玉環記二卷三十四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