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考·
书名《古今考·》
书名 古今考·
作者方回|魏了翁
版本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
分类子部>雜家類>雜考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古今考》一卷,宋魏了翁撰。《續古今考》三十七卷,元方回撰。回字萬里,號虛谷,歙縣人。宋景定壬戌別省登第。官提領池陽茶鹽,遷知嚴州。入元為建德路總管。了翁以古制多不可考,兩漢諸儒惟據叔孫通所定某物猶今之某物,孔、賈諸疏則又謂去漢久遠,雖漢制亦不可考,乃即《漢書》本紀所載隨文辨證,作《古今考》。前有自序一則。然其書未成,僅得二十條,又有錄無書者四條。咸淳丁卯,回得手稿于了翁之子,乃推衍其意,續成是編。并載了翁原書,而各附論于條下,以鶴山先生曰,紫陽方氏曰別之。其無書四條,回亦補其劉媼夢與神遇一條,并發例于下曰:鶴山原書有此題而文闕,今回以意補之,加紫陽方氏曰五字。后此皆回所撰,不再書此五字。或引古于前,則復書之云云。案回之所續,亦以《漢書》本文標目,而于歷代制度推類以盡。其余如拔劍斬蛇條下則附《廣劍考》,范增舉玉玦條下則附《玉佩考》,蓋特借《漢書》一物之名,推求古制,而與史家本文則絕不相涉也。然了翁所考多在制度,回則以在宋之日獻媚賈似道,似道勢敗又先劾之,既反覆陰狡,為世所譏。及宋亡之時,又身為太守,舉城迎降于元,益為清議所不齒。老而無聊,乃倡講高帝紀寬仁愛人四字,牽引程、朱以來諸儒論仁之語,至列目十有二篇,一字之義盈一卷,未免涉于支離。然回人品心術雖不足道,而見聞尚屬賅洽,所考多有可取者,并了翁書錄之,亦不以人廢之義也。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周易内傳十三卷 [康熙]米脂縣志八卷 易經四卷 綉像海上繁華夢初集六卷三十回 前漢書一百二十卷 河東先生文集六卷 通商各國條約 女世說四卷補遺一卷 水經四十卷 急救良方二卷附神授急救異痧奇方 經略洪承疇奏對筆記二卷 劍南詩選二卷 八宅明鏡二卷 此宜閣增訂金批西廂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皇朝經世文續編一百二十卷 蘇堤漁唱一卷附錄一卷 皇極經世書觀物篇十二卷外篇二卷 半塘定稿二卷賸稿一卷 國朝文錄 青虛山房集十一卷 天方性理圖傳五卷首一卷 四書味根錄三十七卷 痘科辨證二卷 爾雅三卷 易話二卷易廣記三卷 [康熙]漳平縣志九卷首一卷 安溪先生註解正蒙二卷 說文解字注三十卷六書音均表二卷 青門旅稿六卷 聽月樓遺稿二卷 蘇碧涯公遺詩 四書改錯二十二卷 草堂詩餘正集六卷續集二卷新集五卷别集四卷 御纂醫宗金鑑十五種 通志略五十一卷 王氏說文三種八十卷 測海山房中西算學叢刻初編存五種 皇朝輿地水道源流五卷 曾忠襄公全集 會試硃卷(光緒二十一年) 唱道真言五卷 春秋大事表五十卷 鵬南文鈔十五卷 亂字草一卷 扁鵲心書三卷 竹葉亭雜記八卷 請觀音經疏闡義鈔四卷 雲中集六卷 唐女郎魚玄機詩一卷附錄一卷 御定全唐詩錄一百卷 蔡中郎集十卷外紀一卷外集四卷列傳一卷年表一卷 容城文靖劉先生文集四卷目錄一卷 援鶉堂詩集七卷文集六卷筆紀三十四卷 溫病條辨六卷首一卷 五知齋琴譜八卷 武英殿聚珍版叢書 四書朱子本義匯參 尚書十三卷 雜記驗方 溪詩話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