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短經
书名《長短經》
书名 长短经
作者趙蕤
版本编修励守谦家藏本
分类子部>雜家類>雜學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唐趙蕤撰。孫光憲《北夢瑣言》載,蕤,梓州鹽亭人。博學韜鈐,長於經世。夫婦俱有隱操,不應辟召。《唐書·藝文志》亦載蕤字太賓,梓州人。開元中召之不赴。與光憲所紀略同,惟書名作《長短要術》為少異。蓋一書二名也。是書皆談王伯經權之要,成於開元四年。自序稱凡六十三篇,合為十卷。《唐志》與晁公武《讀書志》卷數并同。今久無刊本。王士禎《居易錄》記徐乾學嘗得宋槧於臨清。此本前有傳是樓一印,又有健菴收藏圖書一印,后有乾學名印,每卷之末皆題杭州凈戒院新印七字,猶南宋舊刻,蓋即士禎所言之本,然僅存九卷。末有洪武丁巳沈新民跋,稱其第十卷載陰謀家本闕,今存者六十四篇云云。(案:此跋全剿用晁公武之言,疑書賈偽托。)是佚其一卷而反多一篇,與蕤序六十三篇之數不合。然勘驗所存,實為篇六十有四,疑蕤序或傳寫之訛也。第一卷八篇,題曰文上,第三卷四篇,題曰文下。第二卷四篇,則有子目而無總題,以例推之,當脫文中二字。第四卷一篇,題曰霸紀上。第五卷一篇,論七雄之事,題曰霸紀中。第六卷一篇,論三國之事,亦無總題,以例推之,當脫霸紀下三字。第七卷二篇,題曰權議。第八卷十九篇,題曰雜說。第九卷二十四篇,題曰兵權。其第十卷所謂陰謀者,則今不可考。篇中注文頗詳,多引古書,蓋即蕤所自作。注首或標以議曰二字,或亦不標,體例不一,亦未詳其故也。劉向序《戰國策》,稱或題曰長短,此書辨析事勢,其源蓋出於縱橫家,故以長短為名。雖因時制變,不免為事功之學,而大旨主於實用,非策士詭譎之謀,其言固不悖於儒者,其文格亦頗近荀卿《申鑒》、劉邵《人物志》,猶有魏、晉之遺。唐人著述,世遠漸稀,雖佚十分之一,固當全璧視之矣。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辨定祭禮通俗譜五卷 泰西風土事物考四卷 穆天子傳六卷附錄一卷 龍圖公案十卷 法帖刊誤二卷 陳詩吟解集一卷 甲戌紹郡公車齒錄一卷 碧腴齋詩存八卷 來生福彈詞八卷三十六回 六家弈譜六卷 滇南憶舊錄一卷 讀明史劄記一卷 攝生三要 寶顔堂訂正王氏談錄一卷 井蛙錄三卷 牡丹亭還魂記(還魂記)二卷 三才廣志一千一百八十四卷 四箴封事錄一卷 小學紺珠十卷 中國古代文化史講義 宛陵群英集十二卷 醫學從衆錄八卷 佩文齋廣羣芳譜一百卷目錄二卷 窺豹集二卷續集一卷 南北朝文評注讀本不分卷 尸媚傳一卷 荀子二十卷荀子校勘補遺一卷 爾雅註疏本正誤五卷 御製耕織圖詩一卷 楹聯彙鈔不分卷 公是集一卷 管見所及一卷補遺一卷 重校金印記四卷 讀易拾義便抄一卷附本義辨一篇易說一篇古太極圖說一篇 艾軒先生文集九卷 晏子春秋評議一卷 佛說出家功德經一卷 老西嫖寃一枝 道德經二卷陰符經一卷 六書辨通五卷辨通補一卷辨通續補一卷 精選喉科祕要諸方 秋笳集不分卷 佛爲黃竹園老婆羅門說學經一卷 龍井見聞録十卷宋僧元凈外傳二卷 滴水巖紀畧一卷 書法傳流不分卷 盛明雜劇二集三十卷 搨花詞稿二卷月夜詠懷一卷 琉球圖說一卷 淮南子二十一卷 太一詩存四卷詩存補遺一卷 晉詩選雅九卷附錄一卷 嘉慶十二年丁卯科山東鄉試題名錄一卷 禹貢全箋十二卷 天順日錄一卷 梅譜一卷 欽定儀禮義疏四十八卷首一卷 過庭錄一卷 姑山續集六卷 檀氏儀禮韵言塾課藏本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