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學大成
书名《星學大成》
书名 星学大成
作者萬民英
版本两淮盐政采进本
分类子部>術數類>命書相書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明萬民英撰。民英字育吾,大寧都司人。嘉靖庚戌進士,歷官河南道監察御史,出為福建布政司右參議。是編取舊時星學家言,以次編排,間加注釋論斷。卷一曰星曜圖例,卷二曰觀星節要宮度主用十二位論,卷三曰諸家限例琴堂虛實,卷四曰耶律秘訣,卷五至卷七曰仙城望斗三辰通載,卷八曰總龜紫府珍藏星經雜著,卷九曰碧玉真經鄧史喬廟,卷十曰光矞淵微星曜格局。其于星家古法,纖鉅不遺,可稱大備。自來言術數者,惟章世純所云,其法有驗不驗,驗者人之智計所及,不驗者天之微妙所存。其言最為允當。而術家必欲事事皆驗,故多出其途以測之,途愈多而愈不能中。其尤難信者,無過于喬廟一說。其說以火土二星相反而相成,晝火參軫及箕壁無咎乃大吉,夜土角斗及井奎降福亦如之。不知五行之理,惟主生克,如季土坐于凋零之木,本自借其疏通。旺火臨于瀺灂之流,亦轉樂其滋益。若乃冬火坐水鄉,春土居木位,豈可目為喬廟,而定其吉乎?且土雖盛而木已被其沉埋,火即熾而水已虞其枯涸,有利于此,即不利于彼。是皆好奇求驗,而不計五行生克之故者。民英于此類大抵沿襲舊聞,未能駁正其謬。且今之五星躔度,歲差既異于古,亦難必其盡合,然其鳩集眾說,多術家不傳之本,實為五星之大全,與子平之《三命通會》并行不悖。后來言果老術者參互考證,要必于是取資焉。《明史·藝文志》及黃虞稷《千頃堂書目》,皆以此書為陸位撰,而別出萬民育《三命通會》十二卷。今檢此書卷首自序及凡例,確為民英所撰。《藝文志》蓋沿黃氏之誤,故仍以民英名著錄云。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粵雅堂叢書三十集一百八十七種 武林掌故叢編二十六集一百八十七種 武林掌故叢編二十六集一百八十七種 武林掌故叢編二十六集一百八十七種 武林往哲遺著六十六種 嶺南遺書五十九種 畿輔叢書一百二十六種 紹興先正遺書四集十五種 永嘉叢書十三種 永嘉叢書十三種 涇川叢書五十一種 涇川叢書五十一種 春在堂全書二十四種 浙西六家詩鈔六卷 浙西六家詩鈔六卷 湖北叢書三十一種 湖北叢書三十一種 檇李遺書二十六種 貴池二妙集四十七卷附錄四卷 貴池二妙集四十七卷附錄四卷 貴池二妙集四十七卷附錄四卷 金華文萃七十種 金陵叢刻十五種 常州先哲遺書四十四種 京口掌故叢編初集 金華叢書六十九種附一種 豫章叢書三集二十六種 富陽夏氏叢刻七種 富陽夏氏叢刻七種 海鹽張氏涉園叢刻正編七種續編六種 海鹽張氏涉園叢刻正編七種續編六種 儆季雜著七種 董氏叢書十六種 如臯冒氏叢書三十四種 寧都三魏全集三種附三種 寧都三魏全集三種附三種 丹徒戴氏叢刻六種 項城袁氏家集 項城袁氏家集 項城袁氏家集 項城袁氏家集 項城袁氏家集 合肥李氏三世遺集二十四卷 合肥李氏三世遺集二十四卷 富陽夏氏叢刻七種 寧都三魏全集三種附三種 寧都三魏全集三種附三種 左海續集(小琅嬛館叢書)九種 章氏五種 章氏遺書二種 章氏遺書二種 章氏遺書二種 章氏遺書二種 高厚蒙求五集十卷 高厚蒙求五集十卷 庸庵全集六種 二思堂叢書六種 二思堂叢書六種 王漁洋遺書三十八種 王漁洋遺書三十八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