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琭子三命消息賦注
书名《珞琭子三命消息賦注》
书名 珞琭子三命消息赋注
作者徐子平
版本永乐大典本
分类子部>術數類>命書相書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案錢曾《讀書敏求記》,稱《珞琭子三命消息賦》二卷,王廷光、李仝、釋曇瑩、徐子平四家注解。今考《永樂大典》所載,凡有二本,一本即徐子平注,一即此本,獨題曇瑩之名,王廷光與仝之說悉在焉。或錢氏之本乃后人輯四家之說合為一書,故所題撰人之名互異。抑此本為曇瑩撮王李之注,附以己說,故其文兼涉二家歟?廷光之書進于宣和癸卯,曇瑩之書成于建炎丁未,在廷光后五年,知非與廷光等同注。而卷首董巽、楚頤二序,亦惟稱曇瑩一人,則當以《永樂大典》獨題其名為是也。其說往往以命理附合易理,似不及徐子平注為明白切實。然如所列王廷光推演命限一條,頗為精確。曇瑩自論孤虛一條,亦有可采擇。與徐氏之書并行,亦可謂驂之靳矣。上卷之中,三家之注并載。下卷之中,則曇瑩之注為多,而廷光與仝之注少。又曇瑩自序,以李仝、鄭潾并稱,而卷中無潾一語,疑傳寫脫佚,或《永樂大典》有所刪節,亦未可定也。廷光與仝,爵里事跡,均無可考。李仝之名,《讀書敏求記》作同,晁公武《讀書志》作全,亦莫詳孰是。曇瑩號蘿月,嘉興人,以談《易》名一時。洪邁《容齋隨筆》載之,稱曰易僧。其以易理言命,蓋由于是云。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北史一百卷 三國志六十五卷 漢書一百二十卷 漢書一百二十卷 前漢書一百二十卷附考證一百二十卷 後漢書一百二十卷附考證一百二十卷 後漢書一百二十卷附考證一百二十卷 後漢書一百二十卷 南齊書五十九卷 南齊書五十九卷 梁書五十六卷 金史一百三十五卷 後漢書一百二十卷 五代史七十四卷 南史八十卷 元史二百一十卷 元史二百一十卷 南齊書五十九卷 陳書三十六卷 宋書一百卷 宋書一百卷 隋書八十五卷 五代史七十四卷 遼史一百一十五卷 廿二史劄記三十六卷 文獻通考詳節二十四卷 文獻通考輯要二十四卷 五代史七十四卷附考證七十四卷 晉書一百三十卷附音義一百三十卷 魏書一百一十四卷 新唐書二百二十五卷 新唐書二百二十五卷 魏書一百一十四卷 周書五十卷 漢書一百二十卷 舊唐書二百卷 二十四史九通政典類要合編三百二十卷 金史一百三十五卷 晉書一百三十卷 晉書一百卷 皇朝文獻通考輯要二十六卷 皇朝文獻通考輯要二十六卷 晏子春秋七卷音義二卷校勘記二卷 歷代循吏傳八卷 隋書八十五卷 北史一百卷 資治通鑑二百九十四卷 四川鹽法志四十卷首一卷 文獻通考三百四十八卷 天下郡國利病書一百二十卷 三國志六十五卷 資治通鑑二百九十四卷 史略提綱白文一卷注釋六卷 宋史四百九十六卷 宋史四百九十六卷 宋史四百九十六卷 宋史四百九十六卷 明史三百三十二卷 廿二史劄記三十六卷 歷代地理志韻編今釋二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