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年譜·
书名《朱子年譜·》
书名 朱子年谱·
作者王懋竑
版本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
分类史部>傳記類>名人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國朝王懋竑撰。懋竑字予中,寶應人,康熙戊戌進士,授安慶府教授。雍正癸卯特召,入直內廷,改翰林院編修。初,李方子作《朱子年譜》三卷,其本不傳。明洪武甲戌,朱子裔孫境別刊一本,汪仲魯為之序,已非方子之舊。正德丙寅,婺源戴銑又刊《朱子實紀》十二卷,惟主於鋪張褒贈,以夸講學之榮,殊不足道。至嘉靖壬子,建陽李默重編《年譜》五卷,《自序》謂猥冗虛謬不合載者,悉以法削之。視舊木存者十七。然默之學源出姚江,陰主朱、陸始異終同之說。多所竄亂,彌失其真。國朝康熙庚辰,有婺源洪氏續本,又有建寧朱氏新本,及武進鄒氏正訛本,或詳或略,均未為精確。懋竑於朱子遺書,研思最久。因取李本、洪本互相參考,根據《語錄》、《文集》,訂補舛漏,勒為四卷。又備列其去取之故,仿朱子校正韓集之例,為《考異》四卷。并采掇論學要語,為《附錄》二卷,綴之於末。其大旨在辨別為學次序,以攻姚江晚年定論之說。故於學問特詳,於政事頗略。如淳熙元年劾奏知臺州唐仲友事,后人頗有異論,乃置之不言。又如編類小學,既據《文集》定為劉子澄,而編類綱目乃不著出趙師淵。《楚辭集注》本為趙汝愚放逐而作,乃不著其名。至於生平著述,皆一一縷述年月,獨於《陰符經考異》、《參同契考異》兩書不載其名,亦似有意諱之。然於朱子平生求端致力之方,考異審同之辨,元元本本,條理分明。無程瞳、陳建之浮囂,而金谿紫陽之門徑,開卷了然。是於年譜體例雖未盡合,以作朱子之學譜,則勝諸家所輯多矣。──右“傳記類”名人之屬,十三部、一百一十三卷,皆文淵閣著錄。(案:此門所錄,大抵名世之英,與文章道德之士也。不曰名臣而曰名人者,其中或苦節卓行,而山林終老;或風流文采,而功業無聞。概曰名臣,殊乖其實。統以有聞於后之稱,庶為兼括之通詞爾。)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找家谱请移步:家谱族谱查询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文選六十卷 文選六十卷 文選六十卷 文選六十卷 重訂文選集評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 新刊文選考註後集十四卷 東萊集註類編觀瀾文集七十卷 升葊全蜀秇文志(全蜀秇文志)六十四卷 古文詞畧二十四卷 刪補古今文致十卷 新刻諸葛宗岳史四公文集二十八卷 諸葛宗岳史四公文集二十八卷 御定歷代賦彚一百四十卷外集二十卷逸句二卷補遺二十二卷 紫陽方先生瀛奎律髓四十九卷 御選唐宋詩醇四十七卷目錄二卷 樂府詩集一百卷目錄二卷 樂府詩集一百卷 古詩箋三十二卷 漁洋山人古詩選三十二卷惜抱軒今體詩鈔十八卷 漁洋山人古詩選三十二卷惜抱軒今體詩鈔十八卷 漁洋山人古詩選三十二卷 八代詩選二十卷 宛鄰書屋古詩錄十二卷 宛鄰書屋古詩錄十二卷 御選唐宋詩醇四十七卷 御選唐宋詩醇四十七卷目錄二卷 沅湘耆舊集二百卷前編四十卷 金陵詩徵四十四卷 續金陵詩徵六卷 宋金元詩選六卷 宋金元詩選六卷 宋金元詩選六卷 宋金元詩永二十卷補遺二卷 黔詩紀略三十三卷 本事詩十二卷 詩林韶濩二十卷 梁溪詩鈔五十八卷 古詩源十四卷 重訂五朝詩別裁集八十一卷 古詩源十四卷 古詩源十四卷 御選歷代詩餘一百二十卷 詩家全體十卷押韻音釋便覽二卷詩家全體補二卷 選詩七卷附詩人世次爵里一卷 徐州詩徵八卷 詩鏡三十六卷 詩比興箋四卷 詩比興箋四卷 古文翼八卷 疊山先生文章軌範七卷 謝疊山先生文章軌範七卷 古文賞音十二卷 唐宋八大家公暇錄六卷 賦鈔六卷 賦鈔六卷 御選唐宋文醇五十八卷 國文講義不分卷 小窓艶紀十四卷 古文觀止十二卷 古文讀本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