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聲紀元
书名《音聲紀元》
书名 音声纪元
作者吳繼仕
版本通行本
分类經部>小學類>韻書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明吳繼仕撰。繼仕有《六經圖》,已著錄。是書大旨以沈約以來諸韻書但論四聲、七音而不以律呂風氣為本未為盡善,惟邵子《皇極經世書》、李文利《律呂元聲》為能窮天地之原而正律呂之誤,於是根據二家,作為此書。綜以五音,合以八風。加以十二律,應以二十四氣。有圖有表,有論有述,而以《風雅十二詩》附焉。然所見未精,得失參半。如八風之配八卦,本之服虔《左傳注》。十二律之配十二支,八風之分為十二風,以及十二支、十二律之配二十四氣,本之鄭康成《周禮注》,其說尚有根據。至於黃鍾律長九寸,歷代相傳,初無異說。惟李文利獨據《呂氏春秋》謂黃鍾之長三寸九分,而以司馬遷九寸之說為誤。又即其三寸九分之說推之,以為黃鍾極清,而以宮聲極濁之說為誤。單文孤證,乖謬難憑。而此書獨以之為本,遂致宮羽舛錯,清濁逆施。以是審音,未睹其可。又論與表自相矛盾,亦為例不純。他如以《風雅十二詩譜》為傳自漢儒,以《禮部韻》為毛晃作,以《平水韻》為《韻會》,以《禮部韻略》為《唐韻》,又云是今所傳詩韻,失於考據之處,不一而足,更不必論矣。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漁洋山人古詩選:5言17卷,7言15卷 全邊略記:十二卷 猗覺寮雜記:1卷 許慎淮南子注:1卷 佛説明度五十校計經:二卷 廣靈縣志:[乾隆]:10卷,首1卷,末1卷 葛氏家譜:[洞庭武峰]:4卷 歷代畫史彚傳:72卷,首1卷,附錄2卷 唐人三家集 中華民國新刑律:不分卷 諸史然疑:附錄道古堂集序 臨文便覽:二卷 完白山人篆刻偶存 剡源戴先生文集:三十集 歷代史論:12卷 古文淵鑒:64卷 蘭亭集 蘡薁軒主人年譜述略 歷代甲子紀元表 古今談:4卷 碧心先生集,附刊五種 詩萃初集:10卷,二集14卷 新編錄鬼簿:2卷 湛園題跋:1卷 說契:1卷 欽定重刻淳化閣帖:十卷 新陽趙氏清芬錄 菊譜:1卷 賭棋山莊全集 古文審:8卷 文章流別:不分卷 東坡七集 綠衣女:全二囬 竹書紀年義證:40卷 鄭氏詩譜考正 花名寶卷:1卷 南越五主傳:三卷 馬鍾山遺書 陝西鄉試題名錄:[光緒甲午科] 聊園詩略:13卷,文集1卷 試帖金鍼:8卷 行政院新聞局叢刊 爾雅正義:20卷,釋文2卷 三家詩異文疏証:二卷 南豐先生元豐類藳:50卷,附錄1卷 牧九先生行狀:[宋運貢] 柏山集:4卷 筠谿集:24卷,樂府1卷 古音複字:5卷 拙政園詩集:2卷 辨學啓蒙二十七章附辨學考課諸問 漁洋山人精華錄:十卷 太上感應篇直講 金剛般若經疏:1卷 皇明史概:120卷 耐庵奏議存稿:12卷 王忠慤公遺書:4集 經義攷目錄:8卷,校記 十力論學語輯略:1卷 寧古塔紀略: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