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易通解·
书名《大易通解·》
书名 大易通解·
作者魏荔彤
版本直隶总督采进本
分类經部>易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國朝魏荔彤撰。荔彤字念庭,柏鄉人。大學士裔介之子。官至江常鎮道。是編乃其罷官后所作,其論畫卦,謂與《河圖》、《洛書》,只可謂其理相通,不必穿鑿附會。又以《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非生卦之次序。其論爻則兼變爻言之,謂占法二爻變者以上爻為主,五爻變者占不變爻,四爻變者占二不變爻,仍以下爻為主,馀占本爻與象辭。至論《上經》首《乾》、《坤》,中間變之以《泰》、《否》,《下經》首《咸》、《恒》,中間交之以《損》、《益》,尤得二篇之樞紐,皆頗有所見。惟不信先儒扶陽抑陰之說,反覆辨論。大意謂“陰陽之中,皆有過不及,皆有中正和平。德皆有美兇,品皆有邪正,非陽定為君子,陰定為小人,陰陽中皆有君子、小人。陽之美德剛健,其兇德則暴戾。陰之美德柔順,其兇德則奸佞。陰陽之君子俱當扶,小人俱當抑。陰陽二者,一理一氣,調濟剛柔、損益、過不及,務期如天地運化均平之時。此四圣人前民之用,贊化之心,而《易》所以作也”云云。其說甚辨。然觀於《乾》、《坤》、《姤》、《復》之初爻,圣人情見乎辭矣,荔彤究好為異論也。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尚書譜不分卷 河南先生文集(河南集)二十七卷附錄一卷 庸言十二卷 感應篇集證一卷 無爲清靜長生真人至真語錄一卷 觀所緣緣論一卷 桐溪達叟自編年譜一卷 仲蔚先生集二十四卷 大雅堂初稿文八卷、補編一卷、詩六卷、續稿文八卷、補編一卷、詩十卷 東埭詩鈔十卷文鈔四卷 同治七年戊辰科會試硃卷一卷 祛疑說一卷 春秋外傳國語虞氏注一卷 東籬嘯傲一卷 三續疑年錄十卷附補遺 萬氏婦科達生合編四卷 集古目錄 新刻註釋孔子家語憲四卷 蜀阜小誌一卷 賓退錄十卷 微尚齋詩續稿四卷 讀書堂全集四十六卷 唐陸宣公制誥十卷 毛詩四卷 清音小集 欽定磨勘條例四卷續條例一卷 東江集鈔九卷別集五卷附錄一卷 陸澄地理書抄一卷 漢書藝文志條理八卷首一卷 大清千字文一卷 [浙江浦江]浦陽李溪王氏宗譜□卷 證治準繩八卷 香南居士集一卷附手札不分卷 世界歷史問答一卷 南征録彙一卷 世說新語三卷 天臺傳佛心印記一卷 曉采居印印四卷 洪福齊天 志雅堂雜鈔十卷 迷樓記 是山花評二卷 畫學祕訣一卷 唐段少卿酉陽雜俎二十卷 順齋閒居叢稿二十六卷 建炎以來朝野雜記甲集二十卷乙集二十卷 望雲寄廬讀史記臆說五卷 [廣西灌陽]灌陽縣寧江坊太原郡王氏族譜十五卷首一卷 逃禪偶集四卷 素問釋義十卷 分類補註李太白詩(李翰林集)二十五卷附年譜一卷 松絃館琴譜二卷 煨柮閒談一卷 紅樓圓夢三十回 寶顏堂訂正傳疑錄一卷 張遠兩友相論 恩福堂詩鈔十卷外集一卷 十國宮詞一卷 江源記一卷 大淸太宗文皇帝聖訓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