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日,汪康年等创《时务报》于上海。

公元1896年 七月
初一日,汪康年等创《时务报》上海

先是,京师强学会被禁,上海分会旋亦被禁,黄遵宪拟以强学会余款创一报鼓吹维新,邀梁启超主笔。三月,梁启超上海,始识黄遵宪。至是,《时务报》创刊,由汪康年任经理,梁启超主笔。汪诒年编《汪穰卿先生年谱》:“七月设时务报馆于上海。自甲午中日之战,我国败衄后,洞明时事之流,已佥知非变法不足以图存,非将教育、政治、一切经国家治人民之大经大法改弦易辙,不足以言变法。然未有特出一报昌言此义者。先生于中外大势,治之有素,又见时机急迫,非可缩蓄。时方为两湖书院分教,乃亟向张尚书告辞,欲自至商埠集资设报社。尚书力尼其行,先生坚不从,奔走半年,卒设时务报馆于上海。时新会梁卓如启超方在京师,先生乃招之至馆,以撰述属之,而以筹款事自任,时亦以己之意见告之。……有所撰述,率以变法图存为宗旨,至是而吾国始有论政治之杂志,通国士流渐知改革政体之不可缓,言变法者浡然兴矣。”“《时务报》出版未久,先生特著《中国自强策》三篇冠诸报端,力言中国宜复民权、重公理,宜尚创作而贱安闲,尚改变而贱守常……先生时又以吾国译籍,惟制造局有出版者,大都属于算学汽机诸类,格致书院及教会间亦有辑译本,大都属于格致医学诸类,至如各国政法及历史地理诸书,鲜有译行者,即有之,译笔亦不雅驯,学者多不欲观,先生乃商诸农学报主任罗叔蕴、蒋伯斧二君,谓为目前救急计,不能不取径于日本。顾其时,通日文者寥寥可数,乃创设东文学社于上海,以农学报馆日文翻译挔田剑峰文学士丰八为教习,招生肄习日文。”按:是为汪康年创设报刊之始,此后曾办多种报刊。唐文治《同年汪穰卿先生传》:“当甲午之后,士大夫争谈时务,臆决唱声,先生以为民气之郁久矣,宜重民权,瀹民智,用以明目而达聪。岁丙申,设《时务报》上海,戊戌复设《时务日报》,旋易名《中外日报》。丁未设《京报》于京师。庚戌复设《刍言报》,常欲以言论机关大声疾呼,发聋振聩。辛丑和议告成,俄人驻兵奉天不允撤退,先生愤然腾电中外,慷慨力争,西报互相译述,以为中国有人。当此之时,先生名闻天下。”梁启超《三十自述》:“七月,《时务报》开,余专任撰述之役,报馆生涯自兹始。”章炳麟曾参予编辑。汪诒年《汪穰卿先生年谱》曰:“《时务报》先尝延章太炎君,后以与梁君意见不合,遂自行告退。”钱钟联《黄公度先生年谱》:“正先所撰《黄公度》曰:‘初公度未得任公,有人介绍章太炎。公度为文章,务取畅达,不苟为夸饰。太炎好用古语及涩字。太炎托人送文来,公度谓其文不合报章宣传之用,退还之。太炎大恚,由是常詈公度。’”《时务报》每旬一册,每册二十余页,分“论著”、“恭录谕旨”、“奏折录要”、“京外近事”、“域外报译”、“西电照译”诸栏。且附载各地学会章程。而“域外报译”独占篇幅至二分之一而强。数月间发行至一万余份,成为宣传维新变法最著之工具。严复《与熊纯如书》:“任公妙才,下笔不能自休……其笔端又有魔力,足以动人……敢为非常可喜之论。”又:“任公文章,原自畅达,其自甲午之后,于报章文字,成绩为多。一纸风行,海内观听,为之一耸。”此后“时务文体”逐渐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