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心隐(1517—1579)死于黄安狱中。

公元1579年 本年
何心隐(1517—1579)死于黄安狱中。

原姓梁,名汝元,字夫山,永丰人。曾举江西乡试第一。颜钧(山农)弟子。相继为严嵩、张居正所恶,终至被杀著有《爨桐集》袁宗道杂说:“李宏甫叙《龙溪语录》曰:‘阳明之时,得道者如林,吾不能悉数之。独淮南一派,其传为波石、山农等。波石之后,为赵大洲。大洲之后,为豁渠和尚。山农之后,为罗近溪,为何心隐。心隐之后,为钱怀苏,为程后台。’余客岁见宏甫,问曰:‘王心斋之学何如?’先生曰:‘此公是一侠客,所以相传一派,为波石、山农、心隐,负万死不回之气。波石为左辖时,事不甚相干,挺然而出,为象蹴死,骨肉糜烂。山农缘坐船事,为人痛恨,非罗近溪救之,危矣。心隐直言忤人,竟捶死武昌。盖由心斋骨刚气雄,奋不顾身,故其儿孙如此。又王心斋一日与徐波石同行,至一沟,沟殊阔,强波石超。波石不得已,奋力跳过。心斋大呼曰:‘即此便是!’’”袁中道《柞林纪谭》:“问何心隐何如人。叟张目曰:‘这样人,什么人?好轻易!’予方吐痰,叟笑曰:‘渠吐一口痰,也是自家的。’予问夏侯太初临刑神色不变,于此道有不少分否?曰:‘不相干。只是一个有力量的人。我昔于法场见有四人同斩,有两人恬然不以为意也。只是聪明伶俐人,见得决定是死,啼哭无益。凡聪明伶俐有力量的人,遇事都能一眼见到底,也有趣。’”“伯修问作大事业的人,须要杀身而不悔否?曰:‘古今大豪杰作事,都有个着数,不是泛然的。’曰:‘直如何心隐如何?’曰: ‘也死得脱轻易,安有大丈夫为人所弄,如杀一鸡然。可恨!若王伯安则不然,你看是何等作用?’予问:‘吾人作用,须是极细极周,乃可言作用否?’叟笑曰:‘又有个什么作用!只如何心隐死,也不容怪他作用不妙。就如王伯安,刘瑾时几死,龙场古庙几死,逃入渔舟几死。功成,群奸诬以反,几死。假如不幸而死,亦将咎作用之不妙乎!’”潘永因《续书堂明稗类抄》卷十六录佚名《朝野异闻录》:“嘉、隆之际,讲学者盛行于海内,其弊有窃讲学而为豪侠之具,复借豪侠而恣贪横之私。其术本不足动人,而失志不逞之徒,相与鼓吹羽翼,聚散闪倏,几令人有黄巾、五斗之忧。盖自东越(王阳明)之变为泰州(王良),犹未至大坏,而泰州之变为颜山农,则鱼馁肉烂,不可复支。何心隐者,其才高于山农而狠幻尤胜之。少尝师事山农,山农有例,师事之者,必先殴三拳而后受拜。心隐既事山农,察其所行,意甚悔。一日,值山农之淫于村妇也,匿隐处,俟其出而扼之,亦殴三拳,使拜,出弟子籍。因纵游江湖。心隐每言,天地一杀机而已。尧不能杀舜,舜不能杀禹,故以天下让。汤武能杀桀纣,故得天下。善御史耿定向,至京师与处,适翰林张居正来访,望见便走匿。耿问何以不见江陵之故,何曰:‘此人吾甚畏之。’耿曰:‘何故?’何曰:‘此人能操天下大柄。’耿不以为然。何曰:‘分宜欲灭道学而不能,华亭兴道学亦不能,能兴灭者此子也。子识之。此人当杀我。’久之,益纵游江湖间,放浪大言,以为不久可以得志于世。而所至聚徒,若乡贡太学诸生以至恶少年无不心服。吕光午又多游蛮中,以兵法教其酋长。事稍稍闻,江陵属楚抚按察捕之,后得之于岭北。见抚臣王之垣,坐不能跪,曰: ‘若安敢杀我?亦安能杀我?杀我者,张某也。’选健卒痛笞之百余,干笑而已。遂死。其死非枉也。而李温陵犹以不能容何心隐为江陵罪,岂定论乎?大抵当盛明之世,如李卓吾、何心隐、颜山农之类,皆所谓跃冶之民也。”
内容推荐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