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显卒,年六十三。

公元543年 本年
刘显卒,年六十三。

《梁书•刘显传》刘显卒于大同九年,时年六十三。“友人刘之遴启皇太子曰:‘之遴尝闻,夷、叔、柳惠,不逢仲尼一言,则西山饿夫,东国黜士,名岂施于后世。信哉!生有七尺之形,终为一棺之土。不朽之事,寄之题目,怀珠抱玉,有殁世而名不称者,可为长太息,孰过于斯。窃痛友人沛国刘显,韫椟艺文,研精覃奥,聪明特达,出类拔群。阖棺郢都,归魂上国,卜宅有日,须镌墓板。之遴已略撰其事行,今辄上呈。伏愿鸿慈,降兹睿藻,荣其枯骴,以慰幽魂。冒昧尘闻,战栗无地。’乃蒙令为志铭曰:‘繁弱挺质,空桑吐声,分器见重,播乐传名。谁其均之?美有髦士。礼著幼年,业明壮齿。厌饫典坟,研精名理。一见弗忘,过目则记。若访贾逵,如问伯始。颖脱斯出,学优而仕。议狱既佐,芸兰乃握。抟凤池水,推羊太学。内参禁中,外相藩岳。斜光已道,殒彼西浮;百川到海,还逐东流。营营返魄,泛泛虚舟。白马向郊,丹旒背巩。野埃兴伏,山云轻重。吕掩书坟,扬归玄冢。尔其戒行,途穷土垄。弱葛方施,丛柯日拱。隧柳荑春,禽寒敛氄。长空常暗,阴泉独涌。祔彼故茔,流芬相踵。’”《文心雕龙•铭箴》篇说:“战代以来,弃德务功,铭辞代兴,箴文萎绝。”刘勰认为铭和箴分别侧重于功和德,从战国以来,因“弃德务功”,所以此两种文体出现了此长彼消的现象。而墓志铭是对于一个人美好一生的总结和赞美,在以后日益成为重要的文体。
内容推荐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