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质疑

    四十九卷。清郭嵩焘(1818-1891)撰。嵩焘,字伯琛,号筠仙,一号玉池老人,湖南湘阴县(今湘阴县)人。早年就读长沙岳麓书院,与曾国藩为至交。1847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兵部左侍郎,苏松粮道,两淮盐运史,广东巡抚,福建按察史等职。作为有远见有抱负的政治家,他辅助僧格林沁修建防御设施,以抵抗英法联军入侵。任广东巡抚时,简化征税手续,平息海盗,改善与西方列强的关系等等,政绩斐然。1976年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出使英国,成为近代中国出使西方的第一个公使。出任公使期间,力主清政府引进机器、铁路及其它西方事物,但均遭至顽固派的反对抵制而终不得志。1978年他授命兼任法国公使,同年秋被招回国。自知有杀身之祸,托病直返家乡。晚年主要从事著述,书房题作“养知书屋”,以养知先生而名闻于世。嵩焘著书除《礼记质疑》外,主要还有《大学质疑》一卷,《中庸质疑》二卷,《周易释例》、《毛诗正义》、《使西纪程》,《郭侍郎洋务文抄》、《罪言存略》、《郭嵩焘日论》、《湘阴县图志》、《会合联吟集》、《读书记》若干卷。《养知书屋全集》收诗、文、奏折共五十五卷。郭氏读《礼记》,心有所疑,疑有所思,思有所获,因而作《礼记质疑》四十九卷。郭氏在自序中云:“孔子后千余年而郑君出,由宋以前言礼者受范焉,又千余年而朱子出,由元以至于今言礼者受范焉。政教所趋,人心所向,凡所著书与其行礼之实,确守而尊事之,莫敢违越。而独《礼记》之传授,持之有本,其异于郑说者终无几也。国朝诸儒,创立汉学宋学之名,援其说以诋程朱,而郑学乃大显。讨论研习之深,精义之发于人心,亦足上揜前贤矣。而援引传会,屈经以从其说者,盖亦多也。乃若斟酌古今,以求当于理,有宋诸子之所长也。是其学兼存汉宋,无所依阿。”郭氏于序中言明创作宗旨,亦不偏从汉儒,亦不盲从程朱之学,无门户之见,无骑墙之心,唯求合理,乃得心之所安。故于经文,以郑朱之说为主,但于一字一句,又反复推敲,细加考求,认真整理。对《礼记》注疏未当者,则旁征博引,遍览群经,证之六书,而为之说解。故全书有以朱熹之说易郑注孔疏者,也有兼存郑注孔疏而不取宋儒之说者。也有郭氏独抒己见,见识卓然者。于《礼记》经文之阐明发挥,几复无遗。郭氏治经态度之严谨公正尤为后世之榜样也。此书有光绪十六年(1890)刊本传世。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