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

①(1382—1444)明建昌南城(今属江西)人,字文渊。永乐进士。授监察御史,多所建白。迁浙江按察副使,宣德三年(1428)进刑部右侍郎。正统二年(1437)以刑部尚书整饬大同、宣府边务。理屯政,实军伍,清隐占,增亭障,边备大饬。又荐于谦参赞军务,事竣还朝,称一时能臣。致仕卒。②(1794—1857)清湖南邵阳人,原名远达,字默深。道光进士。从刘逢禄学《公羊春秋》,究心于经世致用之学,与龚自珍同属今文经学派。道光六年(1826)应江苏布政使贺长龄聘,襄辑《皇朝经世文编》;继为江苏巡抚陶澍筹议漕运、水利、票盐诸事,撰《筹漕篇》、《筹鹾篇》、《筹海篇》等。二十一年入两江总督裕谦幕,参与浙东抗英斗争。次年,《南京条约》签订时,感愤而著《圣武记》,以推求盛衰之理,筹划海防之策。曾受林则徐嘱托,以《四洲志》为基础,另辑历代史志与明以来岛志等资料,编成《海国图志》。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及制造轮船、火器与练兵之法。提倡创办民用工业,允许私人设厂。主张革新,要求变法,并抨击腐败政治;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观点,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思想的先驱。咸丰三年(1853)任江苏高邮知州时,曾组织团练镇压太平军。旋感愤“世乱多故”而弃官事佛,“不与人事”。后病死于杭州。能诗文,风格遒劲。著述还有《古微堂集》、《元史新编》、《老子本义》、《诗古微》、《春秋繁露注》等十余种。今人辑有《魏源集》。